美国教育家杜威摘要:本文阐述了杜威的关于教育理论的三个核心命题,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重点强调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并借此分析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关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对比之后,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对当代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与建议。关键字:杜威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新课程教师正文: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与皮尔士、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杜威的幼儿教育思想可以归于三句话:“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联,从不同侧面揭示出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下面将对杜威的教育理论作一简单的介绍。一、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他把教育与生活、生长与发展视为同一意义的概念,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集体生活、社会生活都是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教育既始于社会又将归于社会,因此,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者之中,社会生活是整合其他两种生活的关键。各种场合的教育实质上进行的是不同形式的生活。“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比如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只会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的教育。”关于生活与发展,杜威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二、教育即生长杜威还提出“生长”是生物的根本特征。既然人是一种生物,也应具有生长的特性,而且不仅常态的儿童在生长,就是成人也在不断生长。“生长”是人生的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即生长”这一论断,要求在教育中要考虑儿童的本能或先天的能力,要“尊重儿童时期”,“尊重生长的需要和时机”,不要忽视生长的过程以致偃苗助长。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就在于促进儿童的生长,一切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促进儿童的生长为重心。“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之说,实在于强调不应该在教育过程之外强加一个目的,教育的目的和过程本就是一致的,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这就是“教育即生长”的根本意义。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也就是说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无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和转化的过程。无论是婴儿、青年,还是成人,他们的经验对教育的作用,都处于相同的水平。也就是说,在经验的任何一个阶段,真正学到的东西,都具有同等的价值。任何一个阶段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生活过得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杜威由此得出一个关于教育的专门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生长的能力。而在这三个观点中,我最欣赏的是“教育即生活”这个观点,为此我想借此主要谈谈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和生活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问
美国教育家杜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