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分级目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方法、依据和实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解释各级综合医院—包括一、二、三级综合医院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包括各专科医院(在无专科医院护理分级标准前参照执行。类同综合医院的妇、儿、五官科),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强调的是自我照护)、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0~100。“住院患者”不包括门诊、急诊及留观、门诊血透等患者动态调整1)前提是必须结合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综合考虑2)因“变化”而调整,体现“动态”无时间、频率的限定(贯穿于住院期间)病情和自理能力的任意一项变化均需要重新评估后及时调整至符合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相对应的护理级别。例如:乳房肿块择期手术患者入院时-----手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入院时------经对症治疗后,,可确定为特级护理:a)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b)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c)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解释:该条款均以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危重、抢救、监护)来确定对护理级别的需求。举例患者:刘xx男69岁入院日期2015-2-111:30【主诉】胸痛4小时【现病史】患者上午约8时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恶心呕吐、出汗,无放射痛,无头晕黑朦现象。9:30至医院急诊科。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经急诊科紧急对症处理疼痛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而收至心脏监护病房。【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医嘱:病危,继续给予扩冠、减轻心肌耗氧、抗血小板、抗凝、吸氧、心电监护等治疗,并嘱加强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及情绪稳定等。根据患者病情:(1)病危(2)随时突变(3)急救治疗及监护(4),可确定为一级护理a)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b)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c)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d)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解释:1)该条款中对病情等级程度的描述是相对于特级护理范畴之后的,是界定于“急救”之后的重症患者。2)此阶段疾病刚由危重急救转归,其严重程度及变化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及不可测性
护理分级 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