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探索之路一、古文明的科学思索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2、东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纳西话叫“思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东巴文创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约有1400个单字,至今仍为东巴(祭司)、研究者和艺术家所使用古人的宇宙模型3、凌家滩雕刻玉版玉版应该是“三皇”时代的原始八卦图,是一件崭新而引人入胜的思想瑰宝。司南4、石头阵有人认为巨石阵事实上一部可以预测及计算太阳和月亮轨道的古代计算机。当时这个理论的确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及批评,但是近代学者的研究却发现,他的说法正确性越来越高。二、物理学进步之阶1、哥白尼与日心说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的结构不断地进行着思考,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哲学家提出了地球在运动的主张,只是当时缺乏依据,因此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张地心学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宙中心旋转。后来由于处于统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学说。因而地心学说长期居于统治地位。从1515年开始,哥白尼便开始着手准备撰写《天体运行论》,十几年来,哥白尼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收集了大批资料,终于在1533年完成了这部巨著的初稿,随后,他又长期进行观测、验证、修改,使得他的日心说更具说服力,成为一种科学理论。2、伽利略与实验物理学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一清二楚。3、牛顿和他的运动三大定律牛顿(ewton,1642—1727)是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4、爱因斯坦和波尔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对天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对论的提出也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波尔(,1885-1962),尼尔斯·玻尔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探索之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