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作者介绍】
李商隐(公元813—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全文翻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考试范围】
1、常用来表达怀念亲友,盼望有时在相聚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全诗内容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夜雨寄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4、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答: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5、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答: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6、“问“、“话”二字好在何处? “问”写出了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话”照应了“问”,写出了宦游人的乡愁和歉意。
7、赏析两处“巴山夜雨”妙在何处?
答: (1)次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现实中的,描绘了秋雨连绵,阻隔了回家的路,增添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作者借凄凉的秋景抒写了孤寂凄凉的心情。(2)尾句中的“巴山夜雨”则是虚写未来欢聚时回忆的话题,衬托了眼下的孤寂和思乡之情、两处“巴山夜雨”相对照,更深刻的表达了现家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之情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速度学习网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夜雨寄北》知识点整理.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