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000166古典诗歌中的虚和实.doc.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虚和实。
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和实结合的现象。
一、虚实与情景的关系
如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写景是实,抒情是虚。
朱熹的《水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借景抒情,叙事抒理。
李忱《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主观上的情、志、理“化景物为情思”。
从表达的内容看,是情和景的关系;从表现手法看,是虚和实的关系。
二、虚实与烘托手法的关系
《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显者为实,隐者为虚。
三、虚实与比喻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四、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
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这首词的“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五、当前之景为实,设想未来之景是虚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杜甫《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七、从己方的角度写为实,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高适的《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000166古典诗歌中的虚和实.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hl09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