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转包挂靠违法行为原因分析和治理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严厉打击施工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行为,是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六项主要工作之一。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大量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法律也是滋生腐败的根源之一。一、转包挂靠问题的原因分析 1、随着房地产市场这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建筑行业整体规模迅速增长。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为了在利润率低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只能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利润率绝对数额的增长。 2、企业规模是其技术水平和企业信用的重要体现,目前各类企业排名都突出规模指标,导致企业的盲目扩张,这也是直接导致转包和挂靠行为的根本原因。 3、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都属于禁止性条文,且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对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细化认定,建筑企业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缺位,对施工挂靠和转包现象行政处罚不到位或过轻,造成违法成本低廉。 4、由于招投标市场比较敏感,市场竞争环境恶劣,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一些正规总包单位通过正常途径很难中标,促使这些有高资质的企业被迫出借资质,允许其它企业挂靠投标和施工。 5、业主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中标决定权,有些业主单位受利益驱动或者行政干预,暗示或明示总包单位违法分包专业工程,甚至操纵其他无资质的个人和关系户企业挂靠总包单位施工,形成约定俗成的等价交换和隐蔽性更高的转包和挂靠。 6、一些地方地方保护主义或行业保护主义严重,限制外地或外系统企业承揽工程,造成外地和外系统高资质的企业不得不挂靠本地企业承揽工程,谋求生存。 7、建造师“挂证”现象亟待解决。一方面能够在施工现场履职又具有注册执业资格的项目经理人数与每年新开工工程项目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目前建筑行业中50%以上企业均为总承包资质,“专而精”的专业承包资质和劳务分包资质企业比例较少,总承包单位为了晋升资质,招用了一定数量的“挂证”建造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而不用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就出现了在施工现场没有社会保险而只有注册证或岗位证的人充当项目管理班子的现象,这也是挂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正是考虑到《建筑法》、《招投标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难以执法的问题,国家住建部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4】118号),同时又以(建市施函【2014】163号)进行了法条的释义。按照(建市【2014】118号)《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要逐步杜绝转包挂靠等行为,就必须严格执行“五方责任主体质量终身承诺制”和“信用等级公示制”以及“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工作单位和社保信息一致性制度”。二、治理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现实对策 1、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五方责任主体质量终身承诺制”,防止中标建筑企业受利益驱动,转移风险,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 2、坚决杜绝“挂证”,从招标源头抓起。由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负责,将投标企业投标函或资格预审文
浅谈建筑施工转包挂靠违法行为原因分析和治理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