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定义:是外界某种抗原与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互相作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立即反应,导致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及多脏器损伤,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病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抗原是多种多样的药物(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化学物品、生物制品)食物(牛奶、蛋类、海鲜、坚果等)动物(蝎、蜂、蛇等)发病机制过敏性休克为I型变态反应,具体过程:首先,抗原性的药物、异种蛋白等变应原进入机体后产生特异性抗体IgE,其Fc段吸附于小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再次接触同类型的变应原,IgE的Fab段与之结合,立即出现过敏反应,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血管活血物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导致休克。临床表现特点:发现突然,来势凶猛50%接触抗原物质后,5min内会出现休克症状,90%接触抗原物质30min内。过敏性休克可有多系统症状,以循环系统最明显。循环系统表现由于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可表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心悸、脉弱、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严重者可心脏骤停。呼吸系统由于喉头、气管、支气管水肿及痉挛或肺水肿,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紫绀、窒息等表现。神经系统由于脑缺氧、脑缺血、脑水肿,可表现为: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严重者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消化系统由于肠道平滑肌痉挛、水肿,可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皮肤黏膜表现由于血浆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可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瘙痒等症状,常在过敏性休克早期就出现。
过敏性休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