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罪犯矫治个案————————————————————————————————作者:————————————————————————————————日期: 对暴力型违纪罪犯的转化个案【摘要】朱某,男,28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易激惹。与同犯关系紧张,易怒、冲动,多次发生暴力违纪,严重扰乱监管改造秩序。通过收集资料、评估,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解释该犯的行为原因,运用心理动力学方法、阳性矫治、惩罚等措施对该犯进行教育矫治,逐渐矫正暴力倾向,降低暴力违纪行为发生的频率。【关键词】防御机制心理动力学理论阳性强化惩罚一、资料收集1、人口学资料罪犯,朱XX,男,1987年出生,初中文化,山东临沂人,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该犯在狱内人际关系紧张,脾气暴躁,易冲动,多次违犯监规队纪,屡教不改。2、朱犯个人陈述8岁左右,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离婚前父亲经常殴打母亲,母亲离婚后到济南打工,父母都不想要自己,感觉被遗弃。跟着父亲生活,经常挨打,自己也是经常不回家,在亲戚家轮流住。15岁到济南、北京等地自己打工,在自己打工期间,也多次受别人的欺负。此前有两次服刑经历,第一次服刑是2005年,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邹城监狱服刑;第二次服刑是2010年,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在济南看守所服刑。3、朱犯分管干警的反映该犯劳动态度积极,在意干警及他犯对自己的评价,敏感,易激惹,往往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对他犯进行辱骂甚至殴打,行为偏激。该犯描述打架行为时,虽然口头能够认错,但下次遇到类似情形时,往往又难以避免。其他罪犯很少有人与其交往,基本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该犯代表性的违纪行为有,2012年11月,因生产琐事与罪犯黄某发生争执,随即持生产用螺丝刀攻击黄某,被他犯制止。2013年4月19日,罪犯朱某因生产琐事对罪犯尹某不满,对其进行辱骂和威胁,当班干警上前制止时,该犯不听劝阻,当场顶撞。2014年5月7日晚,在狱内洗漱间洗漱时,罪案薛某将水溅到朱某身上,二人发生争吵、谩骂、打斗。2015年2月也因洗漱时他犯将水溅到他身上,对王犯进行了殴打。4、矫正干警的观察和了解朱犯衣着整洁,精神一般,不拘束,比较健谈。对于自己以前的违纪行为,该犯没有较好的认识,带有较强的防卫心理。表现的偏执、极端。认为自己的改造前景不乐观,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出现焦虑的情绪。5、心理测试为了进一步了解朱犯的情况,对其进行90项症状清单(scl-90)心理测试。SCL-、抑郁、人际敏感、敌对分明显高于常模,饮食、睡眠差。二、评估与诊断(一)评估1、心理状态:敏感、易激惹、焦虑、紧张。2、生理状态:食欲欠佳,时有失眠。3、社会功能状态:只与极少部分罪犯有交往,能正常参加劳动和教育改造,劳动积极性较高。(二)鉴别诊断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朱犯的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的诊断。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
暴力罪犯矫治个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