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是一部完整的丹道修炼学。旦提到修炼丹道的理论渊源,不论丹道或旁支,都认为其源于“黄老”养生学。南宗南丹派之祖张紫阳诗云:“《阴符经》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竞连《阴符经》本经也说:“知之(指天机)修炼,谓之圣人。”由此可见,《阴符经》应该是为丹道而写的。但是,多少年来,人们不是偏从军事,就是偏从政治去注释,尚未发现有人完全从丹道角度去诠解。愚认为,《阴符经》确为丹道所写为了证明此说,愚决定试注此经。在动笔之前,已与师系与族系断绝了往来,故一切露泄之责,由笔者一力承当。从丹道角度,把《阴符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谈丹道学的整体构架。第二部分,谈性命双修。修性部分,谈不神之神;修命部分,谈采炼(三盗)与火候。第三部分,谈修外性(即道德之性)与破迷雾,指正道。第一部分丹道整体构架【原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行在乎心,施行在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翻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注释】■高中山何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作者的原意大致是,你要修仙炼丹么,只要你能够完全把天地自然的机密弄清楚了,并且能完完全全地把握住,认认真真地按照这些机密要求去修炼,就能成道。何谓“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何谓“五贼在乎心,实行在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心”?关于“五贼”的界定,各注家认识不一致。太公把“五贼”界定在“命物时功神”五个字上;有些注家认为,“五贼”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也有人认为,“五贼”就是五味。不过,以上对“五贼”的各种界定,仍然都属于五行范畴,而且这些界定内容也都与丹道养生密不可分。五行学说,是丹道学的内容之一。被尊之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或者是《钟吕传道集》、《人药镜》、《悟真篇》、《张三丰全集》、《伍柳仙宗》等丹经,都把五行学说列为主要内容。何谓“命物时功神”?如何把这五个字运用于丹道修炼之中?何为“命”?如何修命?具体来讲,在丹功之中,凡是涉及气息、罴、道等一切修炼内容,都属于“修命”范畴,诸如调呼吸,调真息,采药,胎息等等。“神”字,在这里指性命双修的“性”。原来,丹家们认为,修性就是修精神意识,是修神心;修命就是修气。邱处机的师父王重阳说:“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灵源歌》中说:“神是性兮,命是气。”所以,可以说,修眭就是修神。在修炼过程中,凡是涉及到心神意与德的一切修炼内容,都属于修性范围。既使是做善事,也在修性范围之内。说到这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须辨明。这就是,仅仅只修静功,搞坐禅,搞深度入静,甚至也谈先天后天与有为无为,但是从来也不搞炼气、采气、伏气等修命之功,应该说这类功不属于丹道范围。或者,只知道炼气、采气、行气、运气及调呼吸,却完全不搞炼神调心的修性之功,这也不是真正的丹功。真正的丹道必须是46武当2008·1(总209期)维普资讯⑤③③⑧性命双修。吕祖云:“只修性,不修命,这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古真云:“性命必须双修。”《武术汇宗》里说:“如真求大道旨趣而归正觉,则性命必须双修。”
《阴符经》诠释(上).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