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傅锦坚,林元藻,胡立勇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疫苗单纯疱疹病毒是引起生殖器疱疹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生殖器疱疹发病率在许多国家不断上升,成为感染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据WHO估计每年生殖器疱疹的新发病例约2000万。而临床上80%HSV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感染或症状未被识别,这是造成HSV感染流行的重要因素。尽管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应用能缩短有生殖器疱疹感染的病程,并且对治疗复发性感染取得一些效果,但这些抗病毒药物不能有效预防疱疹病毒原发感染以及控制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因此,研制和接种HSV疫苗是预防该病毒感染的理想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在动物模型中,已获得HSV疫苗能预防病毒原发感染,并能有效地控制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感染的证据[1]。目前HSV疫苗的研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研究较多的有灭活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复制受限疫苗、DISC疫苗、活载体疫苗以及DNA疫苗等,现分述如下。 1 灭活病毒疫苗 早期的灭活病毒疫苗是利用加热、化学处理、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将接种在鸡胚中的HSV病毒灭活制备疫苗。现在的灭活疫苗是将在细胞中培养的病毒灭活并经过一系列的特别纯化制成的。灭活疫苗既可用于预防HSV感染,也可用于治疗HSV感染。但灭活疫苗存在免疫原性弱、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广泛持久的免疫反应、不能确定是否所有病毒均被灭活、裂解的DNA片段潜在致癌的可能性、生产费用高等缺点[3]。因此,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经放弃了对这些疫苗的研制。 2 减毒活疫苗 近年来HSV减毒活疫苗的研制主要集中在造成特异性地缺失病毒基因某一区段,使HSV的神经毒性减弱,建立潜伏感染的能力降低,DNA复制障碍等,同时保持病毒的增殖能力和免疫原性这一目标上。 Post和Roizman等以HSV-1型的F株为原型构建的HSV减毒活疫苗就是通过删减决定疱疹病毒毒性的基因片段来制备的。他们首先将胸苷激酶(TK)基因、以及独特长区域(UL)、独特短区域(US)基因间的连接部分基因切除,目的是去除神经毒性相关基因片段。然后将HSV-2编码糖蛋白gD,gG,gI的基因片段插入内部反向重复序列中,最后,将TK基因重新插入,构建的这种重组病毒称为R7020。在动物和人体内均证实R7020能有效地诱导免疫应答[4,5]。 Prichard[6]以HSV-2的毒株G为原型,、UL55-56基因、-12基因去除,将此构建好的重组减毒活疫苗命名为AD472。用HSV野生毒株HSV-2(G)攻击豚鼠生殖道后,给予减毒活疫苗AD472。结果显示,肌肉注射AD472后,可以减少原发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减轻皮损症状,减少排毒,同时还可以降低病毒复发率,表明该重组减毒活疫苗能减少潜伏感染的建立以及能抑制潜伏病毒的再激活,其抗感染作用较强。 ICP10是HSV复制所必需的核糖核苷酸还原酶。Wachsman[7]等将其大亚基蛋白激酶(PK)去除后,评价这种重组复制减毒活疫苗ICP10△PK在减少和预防豚鼠生殖器疱疹复发中的作用。结果解剖鼠的神经节后,发现疫苗接种组仅有12%的个体神经节中有病毒潜伏,远低于对照组(70%),并且疫苗接种组神经节内病
单纯疱疹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