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不成熟―成熟理论”优化国有企业班组人力资源管理【摘要】根据“不成熟―成熟理论”,通过工作设计,实行以员工为中心的参与式领导,可以较好地解决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不相容的问题,提供员工发挥能力的平台,形成良好的班组工作氛围,打造班组长的人格魅力,实现由团队领导到团队领袖的转变。【关键词】“不成熟―成熟理论”;国有企业;班组;人力资源管理在众多关于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的国外管理理论中,美国著名行为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学习、运用该理论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班组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对针对班组80-90后员工的特点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不成熟-成熟理论”研究的基础是: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的不相容阿吉里斯认为,人的个性发展有一个过程,就是从不成熟到成熟,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个性。这种发展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缺乏自觉自制到自觉自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自我世界扩大了,其进取心和迎接挑战的能力都会逐渐提高,而且随着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体会将自己的目标与自我所处的环境作对比,因此,个体在组织中所处位置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个体自我实现的程度。然而对于一个正式组织而言,其传统的原则是专业化分工、等级层次结构、集中统一领导等完全理性的纯逻辑化的原则。这些原则希望能消除独立个人之间的性格差别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希望个人能够循规蹈矩,行为严格遵从组织的规章制度,要求员工在组织中应处于依赖、被动、从属的地位,永远处于不成熟状态,具有工具性的属性。阿吉里斯以这样的组织原则为前提得出结论:正式组织与成熟个性之间存在矛盾。这种正式组织所要求的不成熟的成员特性与个体实际经历的成长过程的矛盾导致组织中的混乱,而且这种混乱与个体发展和组织要求的不协调程度成正比。基于以上分析,阿吉里斯指出,拙劣的管理是阻碍人走向成熟,而良好的管理是促进人走向成熟。如何解决个体成长和组织原则之间的矛盾是管理者长期面对的挑战,领导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二、运用“不成熟――成熟理论”实现国有企业班组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根据“不成熟――成熟理论”,在国有企业班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要在健康的组织中培养出健康的个人,协调组织和个人的需要,班组长应该注意应用以下办法:1、工作扩大化工作扩大化是指在横向水平上增加工作任务的数目或者变化性,即扩大工作范围或增加工作的多样性。工作扩大化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纵向工作装载”和“横向工作装载”。“装载”是指将某种任务和要求纳入工作职位的结构中。“纵向工作装载”扩大工作职位,是指增加需要更多责任、更多权利、更多裁量权或更多自主权的任务或职责。如在技术管理中,班组长要注重技术积累及增殖,要承担培养基层员工技术能力的责任。因此班组长必须调动班组的一切人力资源收集整理技术资料和实践经验,并将其不断优化、固化,必须花功夫去解决班组成员思想上的顾虑,让每个人都去发掘、总结、贡献出自己的宝贵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凝聚成班组的技术力量,把技术共享作为企业发展之本,弱化对技术骨干的依赖。这种对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交流、优化、固化,就是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的“纵向工作装载”。“横向工作装载”是指增加属于同阶层责任的工作内容,以及增加目前包含在工作职位中的权力。工作扩大化是工作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增强工作吸引力的
运用“不成熟―成熟理论”优化国有企业班组人力资源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