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记—29+洞天福地青城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洞天福地青城山更刚老夫1990年11月7日上午,从四川成都驱车到都江堰市青城山游览。青城山,古名天仓山,又叫丈人峰、丈人山。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更名青城山。《玉匮经》载:“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名宁封”,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帮助黄帝学会“龙跷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所以青城山亦名丈人山。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青城山之名有两种说法:一是青城山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峰峦嶂叠,林木青翠,终年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诸峰环绕,状如城郭,故名青城,又叫青城山。二是青城山原名清城山,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此据并非传说,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诏书全文以佐。青城山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15公里,面积200平方公里,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有36峰,8大洞,72小洞,108景,为邛崃山脉的分支,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的美誉。青城山,在两千年前是中国古代兵争的渊薮之地。相传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军事家鬼谷子就是隐居于青城山而写成天下第一兵书《鬼谷兵法》的。宋代的王小波、李顺也是在青城山举起义旗,挥师东下,声势席卷川蜀。明末的张献忠也曾在山上屯兵驻扎,杀贪官,练兵马,至今山上仍有跑马坪、旗杆石等遗迹。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3年),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历经二千多年,被列为“洞天第五宝仙九室之天”,号称天下第五名山。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为自己的宫观命名,据说那是道教崇奉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所住的天外仙境。青城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青城山分前山和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寺庙亭阁多取其自然顺势而建,星罗棋布,与山林岩泉交相融合,相得益彰,远远望去,建筑物时隐时现地藏于密林间,殿宇高耸,重檐飞阁;幽深的洞府,幽静的林园,幽意的丹梯,幽思的清泉,幽情的啼鸟,幽香的山花,幽叙的亭联,幽美的轶事,幽默的塑像,幽趣的传说,幽居的宫观。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逼人、夏天则凉爽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游览青城山的路线很多。我们游览的路线是:青城山大门、建福宫→雨亭→天然阁→石笋→月城湖→半山亭→四望观→观音堂→跑马坪、旗杆石、天师池→道家园艺场→上清宫→观日亭→壮观台→九倒拐→朝阳洞→卧云亭→清虚阁→息心亭→上天梯→三岛石→五洞天→凝翠亭→山荫亭→天然图画→引胜亭→怡乐窠→天然阁→雨亭→青城山大门、建福宫。我们游览的范围还不到青城山的前山景区的四分之一呢!宫存长联青城绝建福宫,原名丈人洞、丈人观,筑于丈人峰的前山峭壁之下的大门西侧,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宋代诗人范成大曾在此为宋帝祈祷,皇帝特授名为"会庆建福宫"。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现仅存两殿三院。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4年林森所题。建福宫有联“一潭月影参花影,四面山光接水光。”有门联“溪壑奔腾,百川东去通千脉;云霞飘渺,万里西来第一山。”后殿,有一副清宣统二年(1910年)四川通江才子李善继撰写的394字长联:“溯禹迹奠岷阜以还,南接衡湘,北连秦陇,西通藏卫,东峙夔巫;葱葱郁郁,纵横八百里舆图。试蹑屐登上清绝顶,看云岭光腾,红吞沧海;锦江春涨,绿到瀛州;历井扪参,须臾踏蜗牛两角。争奈路隔蚕丛,何处寻神仙帑库?丈人峰直墙堵耳!回思峨嵋秋月,玉垒浮云,剑门细雨,尚依稀绕襟袖间。况乃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紫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读书台犹存芳躅,飞赴寺安敢跳梁!且逍遥陟檐匐岗,渡芙蓉岛,都露出庐山面目,难遽追攀。楼观互玲珑,今幸青崖径达。问当初华堵姚墟,铜铸明皇应宛在;”“自轩坛拜宁封而后,汉标李意,晋著范贤,唐隐薛昌,宋征张愈;烈烈轰轰,上下四千年文物。漫借瓻考前代遗徽,记宫临内品,墨敕亲颁,曲和甘

游记—29+洞天福地青城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6.31 MB
  • 时间20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