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1清远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一期)工作计划(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一、背景清远市于1999年发现第一例输入性外籍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09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现住址为清远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725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541例、艾滋病病人(AIDS)184例;报告死亡91例。2009年用workbook2009方法估计全市到2008年年底成年(15-49岁)人口中共有存活HIV感染者约817人,%。目前,清远市艾滋病疫情呈现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市艾滋病疫情仍处于上升趋势;二是艾滋病传播途径中,注射吸毒传播维持稳定;三是年龄组以青壮年为主,逐渐向较高年龄组扩散,四是经医院系统和血液管理系统检出HIV感染者/AIDS病例逐渐增加;五是既往发现的HIV感染者逐渐进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高峰期。最近几年,清远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成立了多部门组成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并依据国家、省出台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如:《艾滋病防治条例》、“四免一关怀”政策和《广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方案(2006-2010)》,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各级政府逐渐加大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为防治措施的落实提供了经费保障。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GAP)、第六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GF-6)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引入和开展也为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经费补充。二、计划制定说明本三年工作计划包括项目第一年(2010年)详细工作计划和预算,以及第二年和第三年(2011-2012年)初步工作计划和经费估算。-2-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一)总目标扩大我市艾滋病预防、治疗和关怀服务,促进高危人群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对艾滋病综合防治服务的全面可及。(二)具体目标目标1加强支持性环境,保证艾滋病防治服务的全面可及;目标2开展高危人群(及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及预防母婴传播;目标3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治疗、关怀和预防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目标4加强艾滋病监测、检测和督导评估工作。(三)主要工作指标(三年)根据四个具体目标,制定了项目实施三年后的主要工作指标。1、影响/结果指标(1)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1%;(2)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9%;(3)85%的暗娼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4)85%的注射吸毒者在最近一个月未共用注射针具;(5)70%的注射吸毒者在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2、产出指标(1)66个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为全省指标);(2)3000名暗娼接受了艾滋病防治干预服务;(3)1760名注射吸毒者接受了艾滋病防治干预服务;(4)300人在自愿咨询检测点和相关卫生部门接受了咨询、检测和告知服务;(5)90%的阳性孕产妇接受了抗病毒治疗以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6)阳性产妇所产婴儿,12个月内接受早期诊断检测人数达到26人;(7)根据国家指南,7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规范随访;(8)7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获得了综合关怀支持和服务;(9)80%在自愿咨询检测点检测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了结核病的症状筛查;-3-四、项目地区和实施周期本项目覆盖全市8个县(市、区)。项目为所有承担工作任务的县(市、区)提供项目活动经费,其中为5个县(市)提供项目管理经费(表1)。本项目周期六年,于2010年1月启动。根据全球基金的实施原则,此计划为项目前三年(第一期,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工作计划。五、项目活动和进度安排工作计划包含的所有活动都紧密围绕项目目标开展。在四个具体目标下,共有6个服务领域和15项活动。主要的服务领域包括:在高危人群中开展外展和同伴教育活动;性病服务;美沙酮维持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怀与支持;项目日常管理;项目督导评估。项目活动及进度安排见表2。六、项目管理(一)项目实施原则: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全社会广泛参与、建立可持续性发展机制、以目标人群为中心。(二)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清远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将在我市现有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管理机制架构下有效地整合艾滋病防治资源,其中包括地方投入(包括中央转移支付和市/县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和GAP国际合作项目经费。清远市、各县(市)防艾办为本级全球基金项目的领导协调机构;清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本项目市级项目执行机构,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县级项目执行机构。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学术机构等参与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1、项目协调和领导机构清远市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清远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领导
清远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一期)工作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