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课例研究的再认识.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课例研究的再认识.doc对“课堂观察”的回顾、反思与建构杨玉东【摘要】通过对课堂观察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所经历的大致阶段的回顾、以及课堂观察研究的三种价值取向的概括,揭示出当前的课堂观察研究在“教育实践运用取向”、“学科内容角度分析”、“整体上还原课堂”等方而的缺失。基于课堂观察对于教学行为改进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取向、遵循“记录一诊断——评价”的技术路线对作为实践性技术的课堂观察方法做了发展性建构。【关键词】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反思与建构观察历来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近代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指出,所冇的社会研究始于观察且终上于观察,“无论从什么地方开始对任何一个社会机构Z研究,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便是细致与长期的个体观察・・・・・通过这种观察,研究者能获得很多材料,并以此来清晰白己的观点和思想…课堂是教育行为最常发生的地方,冇效的课堂观察能为教育研究捉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成为其有效的起点。一、国内外“课堂观察”发展的回顾在西方,课堂观察被运用到教育研究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方法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ti20世纪初二三十年代自然科学中的观察、心理实验室中的观察以及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对特定群体对彖的观察研究,影响了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他们开始试图通过观察的方法研究课堂。口20世纪50年代,观察方法在教育研究的文献中已经开始涌现[2]。笫二阶段,课堂观察的方法和工具大量涌现。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受教冇研究屮科学化思潮的影响,定量化、系统化、结构化的观察方法不断出现,研究者们不断探索系统性的观察记录体系、并运用到课堂研究中去。如贝尔斯1950年开发的“交互作用分析”、列兰德斯1960提出并不断修订的互动分析体系等。根据学者霍普金斯在1993年的文献回顾,这一吋期大约200个有代表性的系统观察量表中,大多数是来自美国、只有2个來H英国[3]°可见,系统化、工具化的课堂观察在美国被人量开发,课堂观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得到很人发展。第三阶段,课堂观察方法和技术围绕冇效教学的探讨深入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课堂观察被大量应用到课堂教学研究中,而人们对于量化工具的“科学性”也开始质疑,一些基于解释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定性方法重新引起人们重视,课堂观察中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主流。如Rosenshine和Furst就综述了1970年代以前研究者在使用课堂观察时所潜在使用的有效教师的九和|特征[4]。Acheson和Gall(1995)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如录音、录像技术的普及),发展出了针对有效教学特征的21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课堂观察技巧[4]。英国学者Wragg在1999出版的《课堂观察简介》中指岀,课堂观察技术具有很强的主观选择性,并从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两大维度对课堂观察方法做了系统梳理、反思了每一类方法的优劣所在[5]o可见课堂观察在西方沿着科学化的轨道,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成为研究者和教师冇意识并R经常使用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我国并非没有课堂观察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只是多被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未予以足够重视。教师对课堂观察方法使用的口觉程度很低、经验性成分比较重,缺乏必要的课堂观察方法和框架的指导。根据“课堂观察”为关键词的2001年以來文献杳阅,发现国内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有三种

对课例研究的再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77 KB
  • 时间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