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长生殿》.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长生殿》《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我将要从以下几点简要赏析《长生殿》:戏剧结构《长生殿》结构缜密,对剧情的设计别具匠心。从内容上将整出戏剧以第二十五折《埋玉》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实写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而后面的部分则是虚写二人天上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也突出强调了李杨二人的真切感情和作者洪昇对美好爱情的赞美与追求。一实一虚本来是对立的,可是在这出戏里却是相互依存,难以分割。前半部分以历史轨迹为重点,矛盾冲突密集,人物之间的爱恨纠葛相对复杂,类似于帝妃的爱情,宫妃的争宠,独宠贵妃,荒于朝政,政治腐败,百姓贫苦,发生叛乱,兵变马嵬,贵妃自尽等剧情舞台的表现力也相对较强一点,有着容易刻画的着力点。而后半部分却是单方面表现李隆基的个人之情,有着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却平铺直叙表现了他对杨贵妃的思念和对曾经兴盛的大唐的思念。同是思念,放在后二十五折戏里,就相比前二十五折戏显得有些寡淡和单薄。我个人认为,《长生殿》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而这种“头重脚轻”的原因可能是作者洪昇为了符合明清传奇里面的一般规律(前后部分戏剧折数相同和加大剧本容量)而加入的。后半部分的《仙境》《见月》《驿备》等部分之中就可以感觉到累赘重复的地方。而从结构上,作者设计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主线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凄美爱情,这一条线索还由着一个具体的物象表明人物关系——钗钿。随着二人的感情变化,钗钿也跟着人物关系辗转变化。副线是国家政治由盛转衰的变化。作者没有单一的表现李杨二人的爱情变化,而是还加入了当时的政治变化和民间的疾苦。正面表现了李隆基作为君主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昏庸,侧面表现了宫廷奢靡生活,李杨爱情带给民间的压迫。为后文安史之乱的发生埋下伏笔。作者巧妙的将宫墙内外的生活融为一体,相互影响。又将剧本里刻画的儿女情长上升为国仇家恨,增进了剧本的层次,丰满了剧情。总的说来,其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首尾连贯,呼应周到。这样一部长篇巨制的传奇,能写得如此好,非常难得。人物性格1、关于李隆基––他是剧中的男主角,他上场就表示他倦于政事,一心只追求安乐。愿和杨贵妃在一起。他觉得杨贵妃美丽动人,温婉得体,并在月下定情之夕,赐以钗钿定情。唐明皇变成了倦于政事的“昏君”。他听任杨国忠,独揽大权,误用安禄山;爱屋及乌对杨氏家族封官进爵;为了荔枝,不惜毁了农田与踏死瞎眼的算命人。其后果是酿成安史之乱。这里不难看出洪升的“旁见铡出”的手笔,从传统的,世俗的陈腐的观念来看,他似乎塑造了“一个十足昏庸的皇帝”。李隆基是一个多情的风流天子,当事态发展到马崽之变,杨贵妃请求赐死时,李隆基表示宁死也不抛弃杨贵妃,并要代杨贵妃去死。难得这位多情皇帝的爱情也是真挚的,他最后痛不欲生,希望幽冥相会,至此,皇帝与贵妃的爱情已经从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变成了难以分割的生死相依。而后二十五折戏里面却是还原了李隆基思念与后悔的样子。面对众将士的声讨,李隆基选择了沉默与隐忍。也就是这个改变了他之后人生的决定,让他亲眼目睹爱人死在眼前。他的痛苦无助和孤独远远的超过

浅谈《长生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