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内科学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注重医德培养,有扎实的内科临床理论和基木技能基础,能独立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本专科常见病,独立承担门、急诊内科常规工作。对典型较疑难病危重病人,有正确的思维判断能力并熟悉基木处理原则。临床工作能力应达到内科高年资住院医生以上水平。熟悉内科学新进展、新技术,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木专业主要外文资料,完成相关专业综述一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二、 培养年限三年。三、 培养方式及要求(-)课程学习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0学分。学位课程考核成绩达到70分,非学位课程考核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并记入相应学分。1、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7学分)(1)自然辨证法18学时1学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学分(3)公共英语(听说与写作)90学时4学分专业必修课(9学分)(1)临床流行病学30学时2学分(2)临床基木技能40学吋2学分(3)专业课60学时3学分专业英语(专业英语文献阅读与写作) 2学分2、非学位课程(选修课,至少4学分)从研究生部提供的选修课表中选。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一般为4-6fJ,每门课程15・20学时,1学分。(1)医学统计学20学时1学分(2)医学科研方法学24学吋1学分(3)临床病理学20学时1学分(4)高级生理学20学吋1学分(5)临床心理学20学时1学分(6)医学影像学20学时1学分(7)肿瘤学新进展 20学时1学分除专业课、专业英语外,其他课程均由学院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统一•安排集中学习,第二学期进入临床后由各专业点组织专业课、专业英语教学,以门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第二学年末结束。(二)临床能力训练1、 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1) 掌握普通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内科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2) 做到全面准确询问病史,认真仔细体格检查,掌握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止规书写病历,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耍求(按三甲医院耍求)。(3) 熟悉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 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5) 比较熟练地掌握内科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6) 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包括体外心脏按压术、电除颤、人工呼吸、约物复苏、抗休克。(7)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或独立进行重症监护,包括心脏监护、呼吸监测、给氧、机械通气、循环支持。(8) 掌握常用的内科诊断治疗操作技术,包括吸氧、心电图检查、腰穿、骨髓穿刺、胸膜腔和腹膜腔穿刺等。(9) 熟练掌握常见心电图、X线平片,了解E超、CT检查适应症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10) 了解各种内窥镜的检查技术,女口:胃镜、结肠镜、纤支镜的检查指征及临床意义。(11) 掌握齐种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正确用法。2、 轮转安排:急诊内科4个月;本专业12个月;在本专业以外的下表三级学科中,根据专业要求选3个,9个月完成;机动3个月;论文答辩及考核2个月。内科学(心血管病)3个川内科学(呼吸系病)3个月内科学(消化系病)3个月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3个月内科学(肾病)3个月内科学(•血液病)3个川内科学(传染病)3个川重症监护病房3个月3、轮转要求:各科室轮转时,需管理病床数5〜8张,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4()〜50例。由各轮转科室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签署意见。内科学各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