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做一个友善的人[预习提示]阅读P91-96内容,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换位思考?2、为什么要换位思考?3、怎样做一个友善的人?4、对待陌生人首先要做到什么?与人为善的根本是什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友善的重要性,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做一个友善的人。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以恰当方式表现友善”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3、知识目标学会运用正当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运用正当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难点: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以恰当方式表现友善”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教材91页“足球赛带水”的材料。提问: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做到既帮助同学,又维护同学的感受呢?通过同学们讨论回答,引入新课。二、学习新课:(一)调查活动调查“你对别人做过那些友善的事情?别人对你做过哪些友善的事?”(二)辩论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后并发表本组的观点及依据,展开辩论。甲方:与人友善不需要注意方法方式;乙方:我们要以恰当方式表现友善。教师总结:我们对他人的友好态度不仅要发自内心,还要通过恰当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三)社会观察看教材第93页材料后,请谈谈你的认识。(四)各抒己见:1、我为父母做了什么?父母为我做了什么?2、我为家庭做了什么?父母为家庭做了什么?3、比较自己和父母所做的,你有什么感受?(五)活动平台1、我不能接受的他人行为有:2、我不喜欢别人对待我的方式有:课堂小结:“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四、课堂检测(见练习题二)五、板书设计:做一个友善的人1、换位思考;2、相互理解;3、以恰当方式表现友善宽容;4、友好对待陌生人。六、布置作业:辨析:待人友善不需要注意方法方式。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是()A、平等B、尊重C、自信D、关爱2、下列对平等认识正确的是()A、平等就意味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行平均主义B、我等的权利D、平等的权利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是现实的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等。这表明()A、我国任何公民不论权利大小、金钱多少、地位多高,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我国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不享有特权C、我等的D、既然一律平等,就不需要彰显人的个性(二)概括人与人的心心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三)辨析题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答案:一、、、:(一)概括题1、要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角度来揣摩对方的想法。2、只有了解对方的情感、思想及活动,才可能知道他遇事会增么想,理解他人处世的方式。(二)辨析题待人友善不需要注意方法方式。第四单元少年当自强第九课做一个自尊的人第一站自尊自立学习目标1、使学生准确理解自尊的含义,让学生知道拥有自尊的一些途径。2、使学生掌握有关自尊的知识,理解自尊与自恋自负的区别。3、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展示自我和肯定自我的能力。重点难点1、理解自尊的含义2、使学生能够识别自尊的种种行为表现。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法预习提示1、自尊有什么样的含义?2、人为什么需要自尊??3、生活中的自尊表现在哪些地方?4、区分恰当的自尊和不恰当的自尊。5、看课本99页故事,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6、孙天帅是怎样捍卫国家尊严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战国时期的苏秦少年时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在外边到处碰壁。回到家里,父母骂他、嫂子不给他饭吃。后来,他下定决心,刻苦读书。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政治名家。教师点拨:获得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这使得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尊水平,所以我们要理解自尊的含义小组讨论交流:想一想,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在组长的带领下分析各种情况,组员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观点,纪录员做好纪录,时间,(一分钟)学生展示,抢答,、自主预习出示预习目标:1、自尊有什么样的含义?2、人为什么需要自尊??3、生活中的自尊表现在哪些地方?4、区分恰当的自尊和不恰当的自尊。三、合作释疑:展示疑难问题,由小组合作解决1、看课本104页故事,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童第周是怎样捍卫国家尊严的?点拨:自尊才能自强。一个民族的尊严,需要每个国人
做一个友善的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