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炸敌堡的渤海英(山东)李丹莹阎化J渤海区抗日根据地(由清河区、冀鲁边区合并)曾经是山东五个抗日根据地(渤海、胶东、滨海、鲁中、鲁南)之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个,一直是山东和华东敌后抗日战场的大粮仓、大后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渤海区牺牲了(在册)人民子弟兵55308名,占山东29%、全国3%;输送子弟兵20余万,培养了380多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走出来的将军(或曾任副军以上)有204人。仅在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中,就有上将3人,中将9人,少将26人。其中,中将杨国夫就是这些开国将军之一。杨国夫是安徽省霍丘县人,清河区和渤海区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曾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山东纵队第三旅副旅长,清河军区司令员,渤海军区司令员兼第七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顾问。在杨忆里,1943年5月的三里庄战斗,清河军区战士侯登山“舍身炸敌堡”的壮烈一幕,直让他们难以忘怀。爆破队长主动请缨1943年5月28日至29日,在清河军区直属团攻打敌据点三里庄的战斗中,承担主攻任务的二营伤亡惨重。此役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二营五连在29日凌晨成功地将敌据点圩墙炸开一个缺口,部队由此冲进了三里庄。这个缺口,就是侯登山用最后的两包炸药炸开的。50木▲¨侯登山据一些资料记载,侯登山是山东博兴县1919年生,1940年参加八路军。入伍一年他就当上了班长,被选送到军区爆破训练队{培训。由于学习用功、训练刻苦,侯登山很掌握了爆破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爆破手,:业后的几次战斗中,侯登山以敏捷的动作和的技术实施爆破,摧毁了敌人多个火力点,:清河区(后为渤海区)即担任了清河军区直属团的爆破队队长。1943年5月下旬,清河军区在“反敌蚕保卫麦收”的斗争中,首先发起了攻打二三里战斗。三里庄位于垦利、广饶、博兴、蒲台县交界处,是进出垦利区根据地的咽喉要地是距离根据地最近、威胁最大的敌人据点。早在1941年,日伪武定道剿共军独立旅团团长成建基赶走了三里庄百姓,在这里聚800多人的队伍,筑工事、修据点。在三里庄成建基部挖了两道深5米、宽3米的壕沟,架两道铁丝网,后又修建了高6米、宽3米的双层[并在围墙上修建了走廊形双层夹道,围墙四周有炮楼,形成交叉火力。成建基不仅到处吹噬庄是铜墙铁壁,而且与13军狼狈为奸,串通一气,经常袭扰抗日根据地,杀害抗日民众。此前,八路军驻鲁北部队曾三次攻打三里庄这个据点,均未得手。1943年的这次战斗,我方集中了清河军区直属团及特务营一部担任主攻,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打援,兵力占有绝对优势。此外,部队还专门进行了爆破、登城、巷战等战术技术训练,作了充分的战前准备。这次战斗,突破口选在了三里庄东侧,由直属团二营担任主攻。直属团一营以史家口为依托,5月28日(农历四月二十六)黄昏,我军从三里庄以东以南的几个村子里迅速开进,突然包围了三里庄。当晚九点钟,发起攻击,二营五连在连长王子玉率领下,首先砍断了敌人的铁丝网,打开通路。副连长徐纪温带领爆破组奋勇冲了上去??也英勇牺牲了。这时候已是29日凌晨3点钟??我和刘其人副政委决定,如天亮前攻不开三里庄,必须暂时撤出战斗。这时,主攻连仅有两包炸药了??在这关键时刻,爆破队长侯登山抱起一包炸药,勇敢地
舍身炸敌堡的渤海英杰——侯登山.pdf.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