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课题】长恨歌【课时】1课时【设计理念】【教材分析】《长恨歌》是《大学语文》的一首诗。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她以高超的艺术性,丰富的人文性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长恨歌》里所涉及的李、杨爱情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希望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使学生能对李、杨爱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情分析】酒店管理2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必修课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学常识和字词知识,随着认知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一定的深度,因此他们需要更大的学习空间,由于专业的需要,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会得到前所未有激发。学生学习过《琵琶行》,因此对于作者的经历、地位及文学主张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是中职学生,古诗文的底蕴还有待加强【教学目标】1学会用“以意逆志”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2对诗歌主题的把握【教学思路】本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教学法,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讨论中探讨交流,在合作中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本课是诗歌,既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结构内容,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合作中探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学生以诵读法和讨论法为主要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话题,我们感受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思念,也感受过“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背叛;我们感受过“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热烈,也感受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那么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感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缠绵深切。二、课文结构的梳理杨妃专宠——马嵬兵变——玄宗思妃——仙境寻人,寄物传情三、人物形象分析:1、唐玄宗:重色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情男?2、杨贵妃:1祸国殃民的红颜?忠于爱情的痴心女?(自主学习,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3、中职生应拒绝早恋四、主题探究1、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1)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2)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长恨歌公开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