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手册第一章安全生产常识1、什么是安全生产,它的意义是什么?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险职工的安全和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和其它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安全生产是每个工厂一项带根本性质的大事,它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重要的还是一项政治性工作。因此,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2、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什么?5、什么是“四不放过”原则?国家要求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在处理时实施“四不放过”原则。即对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实施这条原则,是为了对发生的事故找出原因,惩前毖后,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坚持“四不放过”原则,虽然是“亡羊补牢”之举,但就防止事故发生来说,同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精神。7、职工遵章守纪的意义是什么?职工遵章守纪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因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艺,而且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按应有的标准进行,形成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人应有的职责范围。如没有这些规范要求,劳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混乱,对生产造成损失,给人身安全带来危害。所以,只有每个劳动者都能严守规章制度,严守劳动纪律,杜绝违章,做到生产过程中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同时不被别人伤害,才能杜绝“三违”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从而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真正落到实处。8、职工应如何遵章守纪?职工要做到遵章守纪,必须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建立五个方面的约束机制。一是法律约束。要把企业的领导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到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的高度上来,使全体劳动者以国家现有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约束个人的行为。二是制度约束。企业必须根据其特点,建立完备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工艺规程,严格要求劳动者按制度和规章进行生产,提高全体劳动者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三是标准约束。也就是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实现标准化,在生产现场做到统一标准,绝不能我行我素。对操作者、指挥者都应该统一到一个标准上。对安全生产的考核,也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四是检查约束。各级领导深入到安全生产的现场中,深入细致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杜绝违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要使检查工作做得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只要措施得到具体落实,无论对领导、对工人都是一种良好的约束。11、什么是特种作业?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这些作业的人员,即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及行为对安全状况是至关重要的,许多重大、特大事故就是因为这些作业人员的违章造成的。当前国家经贸委已规定电工、焊工、起重工、起重司索工等12类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这些人员在独立上岗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要求持证上岗。16、哪些属于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包括:(1)操作错误、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工件加固不牢;。(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作用失效;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锯切时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工器具的存放不当。(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6)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和做其它能分散注意力的行为。(7)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作用;未戴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未佩戴安全带。(8)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太肥大的服装;操作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17、哪些属于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包括:(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①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无消声系统,噪声大;②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3)强度不够:机械强度不
安全技术手册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