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报告题目:蛋白质浓度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姓名:余振洋 学号:200900140156 系年级:09级生科3班 同组者:张刚刚 时间:2011/5/28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消化完成后,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仪反应室,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将NH4+转变成NH3,通过蒸馏把NH3驱入过量的硼酸溶液接受瓶内,硼酸接受氨后,形成四硼酸铵,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复原来的氢离子浓度。滴定消耗的标准盐酸摩尔数即为NH3的摩尔数,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总氮量。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采用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定。测定出的含氮量是样品的总氮量,其中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2C02+3SO2+4H2O+NH3 (1)2NH3+H2SO4=(NH4)2SO4 (2)(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凯氏蒸馏烧瓶中进行(图1)。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平均为16%)。凯氏定氮法测定出的含氮量,,即为蛋白质含量。三、【试验器材】1. 卵清蛋白2. 凯氏定氮仪3. 电炉4. 消化架5. 锥形瓶100ml(×5)6. 量筒10ml(×1)7. 滴定管(5ml,)8. 凯氏烧瓶(×2)9. 玻璃珠10. (2ml,5ml,10ml×1) 四、【实验试剂】1. 卵清蛋白溶液:%NaCl溶液并稀释至100ml。如有不溶物,离心取上清液备用。2. 浓硫酸(.)3. 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硫酸钾3份与硫酸铜1份混合研磨成粉末。4. 30%氢氧化钠溶液:30g氢氧化钠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5. 2%硼酸溶液:2g硼酸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6. 混合指示剂:%%甲烯蓝乙醇溶液按体积比4:1混合。7. :用恒沸盐酸准确稀释标定。五、【实验操作】(在烧瓶口附近),,作为空白。(卵清蛋白液)。然后用取样器各加浓硫酸4mL(取浓硫酸时勿溅到衣物和皮肤上,也不要洒到实验桌上),用药勺加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约200mg(不必称重,一点点即可),所有试剂要尽量加到凯氏定氮烧瓶的底部。烧瓶口插上小漏斗(作冷凝用),烧瓶置通风橱内的电炉上加热消化,注意先启动抽风机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