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的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的核算李志远(保定学院)【摘要】2007年实施的会计准则中,,增加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概念,强调对期初,期末及发生额理解,,【关键词】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我国所得税会计经历了应付税款法,,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首先,计算应交所得税;其次,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最后,,税率变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暂时性差异是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需要注意的是,以往的所得税准则是研究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新会计准则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A设备的账面原价I/.J一'(下月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38?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xx9年1月1日A设备减值准备余额为68万元,;,计提的减值损失是不允许税前扣除的,:2xx9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A设备账面价值=(600—260—68)一(600—260—68)?(5×12—2×12—2)×12=176(万元)可收回金额=132(万元)2xx9年l2月31日应计提减值准备=176一l32=44(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A设备的账面价值=132(万元)如果判断A设备2xx9年产生暂时性差异就是44万元,那是不正确的,因为该思路并未考虑到2xx9年1月1日存在的减值准备68万元对2xx9年计提折旧的影响,=600—260—68=272(万元)计税基础=600—600?5×2/12—6o0?5×2=34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初影响数)=340—272=68(万元)2xx9年l2月31日A设备账面价值=132(万元)计税基础=600—600?5×2/12—600?5×3=22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数):2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