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评析中葡条约关于澳门地位的条款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学系:专业:包装工程课程名称:澳门与中葡关系学生姓名:张志翔学号:052367指导教师:张廷茂年12月18日评析中葡条约关于澳门地位的条款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而葡萄牙人在1553年用贿赂的手段获得了在澳门贸易的默许,到1581年,居澳葡人已达人之多。于是,“天朝地界”内一个为葡人所专据的夷人租居地已初具规模;澳门已由原来的各外国船只停泊交易之所变成了葡萄牙人在东方的贸易基地。明代以来,明政府就在澳门设立管理机构,负责管理葡萄牙人,在司法方面,涉及中葡居民之间的案件一律由中国官员依照中国法律处理,而葡萄牙人之间的则由葡萄牙人自行处理。17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于中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澳门丧失了几条重要的国际贸易航线,对外贸易一落千丈。在明清交替之际,澳门葡人由援明抗清转变为归顺清政府,终于免受驱赶而幸存下来。清初“迁海"时期,澳门的命运又一次经受了考验,葡人采取种种手段,争得“免迁”的优待。随着广州—。随着清政府外贸政策的再度调整,澳门经济一时间再度兴盛起来。就在澳门经济的复苏时期,澳葡当局暴露出扩大在澳权益的野心,清政府于是对澳门采取新举措,在前山设立海防同知,将香山县丞移驻望厦,并制定了新的管理条例。18世纪中期,澳门开始成为鸦片走私与人口贩卖的巢穴,同时,英国人也开始染指澳门,企图加以夺占。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侵华的加剧及澳门在中外贸易中特殊地位的丧失,葡萄牙在澳门开始扩大侵略活动。澳门警卫部队开到墙界以北地区并杀伤华人,澳葡当局开始在界墙以北地区“编号竖界,勒收地租”,并擅自将澳门与帝汶与梭罗组成一个省,宣布开放澳门为自由港。一、里斯本中葡《会议草约》1886年(光绪),葡萄牙与英国代表就鸦片缉私征税的合作与清政府谈判,双方签订了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即《洋药税厘并征专条》。当时,中国对进出澳门的中国民船和装载的货物按国内货物征税,而对于往来香港的同类船货却按照洋货征税。因而,在贸易上,澳门比香港占有一定的优势,这导致了英方的不满。于是,港英总督邵友濂与赫德在香港同英国谈判查禁香港向中国走私和协助中国海关征收鸦片税厘时,提出一个交换条件:即香港不但在征税问题上要与澳门一致,对“洋药”问题也要和澳门同样办理。为了使香港与澳门在对华贸易上取得同等地位,并实现《洋药税厘并征专条》的规定,赫德亲自数次去澳门与葡萄牙驻澳第92任总督罗沙会商。赫德的宗旨是,“维持已成局势,照顾中葡双方面子”,“借以取得实利”,当然是为大英帝国谋取利益。他向葡方提出协助中国办理洋药税厘并征,向中方提出允准葡萄牙永驻和管理澳门。此时的葡萄牙国势衰微,本无力顾及澳门,但赫德的举动刺激了葡萄牙当局的贪欲。罗沙代表葡方拟定了一个条约草案,作为下一步里斯本谈判的依据。这个“拟议条约”草案的内容包括:清政府允准葡萄牙永远占据及管理澳门及其属地;清政府停闭澳门周围关卡,并不能在别处重新建立;葡萄牙占领中国的拱北;葡萄牙按照续订洋药专条帮助中国征收洋药税项。〔1〕其间,赫德曾将葡方要求告之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为取得葡萄牙一方协助征缴鸦片烟税以缓解财政困难,同意对葡萄牙“居用”澳门给予考虑,但对葡方的其它无理要求断然拒绝。随后,赫德派自己的亲信
中葡与澳门关系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