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 一得.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征文“一得”系列活动激活高三语文教学邮政编码719400陕西省府谷中学康建军一、遇到的问题上高三了,课本内容基本上完,语文数学的主要内容便是依据考试说明对考点依次复习。教学的基本形式为:研读考点——高考回眸——演练提升。总之,语文学习的主题词一个字——题。很快,我便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我的课没多少人在意!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学习中,气氛沉闷,学生个个板着面孔,甚至干脆一言不发,显得非常的冷漠,似乎仅仅是身在课内,而我的讲解与提问几乎无人理睬!我简直忍受不了这种冷漠!后来我了解到,学生不仅课堂上如此,课后的语文复习也是很少问津,几乎是个个避而远之。究竟怎么了?曾经不是这样的呀,高二时学生们为某一篇课文争得面红耳赤的激烈场面还历历在目,那种师生共悟共鸣的情景还未远去!再三回想,从前学生对语文并不厌恶,对语文课也一直是兴趣浓厚,而我的教学态度、教学风格、教学方式仍旧如故,上高三时并未做什么调整。我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尝尽受人冷漠之味的我感到无比的苦恼、着急与迷茫。渐渐地,我开始释然起来,为什么呢?——其它老师都不约而同的遇到了同我一样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在释然的同时也引起了我对这一问题的注意与思考。我立刻决定对此问题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去积极地想办法干预,直至解决。二、设想的方案思想认识明确后,我很快走入学生中,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渠道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调查与了解,渐渐地我摸清了问题的实质。这一问题的出现原因较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上了高三,科科做题,天天做题,学生完全陷入了题海中,而这些题与题之间互相没有多少联系,就是不同考点、不同类型的混合,再也不像高三以前的语文学习那样,每课面对的是一篇完整的且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那些伟大的心灵及精美的语言曾让同学们感动不已、把玩不已,而现在学生有的只是单调、枯燥、乏味,几乎激不起一点兴趣。二是尽管《考试说明》所列的语文科考点仅几十个,然而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实质远非如此,学生们面对考试说明中那些“干条条”(考点的表述)时一片茫然,有的学生说“感到简直是一头雾水”。由于语文复习的内容太庞杂,对基础差的学生而简直是“漫无边际”,多数学生面对语文复习感到“找不着边际、茫无头绪”,甚至几乎“不知所措”,这样,无形中便陷入一种焦虑与恐慌中,一种畏难心理正在潜滋暗长!正是以上这些原因让“冷漠”二字写到了学生们稚气未尽的脸上。总之,高三语文学习,学生们就是一个字——“烦”!随着问题实质的逐渐明晰,在积极地反省与思考中,我的思路也渐渐明晰起来,想出了多个解决方案。在充分征求学生们意见的基础上,经各位同仁的指点,我最后选定了一种方案:开展“一得”系列活动,带动语文复习全面展开。就是通过开展一个由学生参与的系列活动,以此为突破口,为“抓手”,从而带动学生语文复习的各个方面。后来的事实表明,这一举措仿佛让我找到了杠杆的支点,一下子“撬起了地球”,激活了整个高三一年的语文教学。这个方案是在具体行动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起初的名字叫“课前一得”,仿佛一个小栏目,就是每天让一位同学在上课开始时读一篇好文章,然后让学生共同品评一番,然后老师还做一些点拨,整个过程十分钟左右。文章由学生自己选,但力求让同学们听后有所触动,每次下来或多或少有点收获,即每课都能有“一得”。这要求不是很高,但天天如此,日复一日,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 一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