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现状与对策村级防疫员队伍承担着我市重大动物防疫的重要任务,是一支推进现代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起着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养殖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何加强对村级防疫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踏实苦干的防疫员队伍,对推动天门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市村级防疫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加强管理任重道远。一、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牧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底,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形成了统一规范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防控网络,特别是村级防疫员队伍为打造畜牧强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随着畜牧形势的发展,村级防疫员与现代畜牧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1、专业技术水平与现代畜牧业不适应。一是文化结构偏低。我市250名村级防疫员具有大专学历的8人,%,而且均为函授;中专46人,%;高中69人,%;初中120人,占48%;小学3人,%。二是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大多数数村级防疫员都是机构改革前买断、下岗的返聘人员,其防疫专业均为“跟师学艺,土洋结合”,没有进行系统地专业培训。 2、年龄结构老化与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不适应。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市村级防疫员队伍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将有“断线、网破、人散”的潜在危机。其中,30岁以下11人,%;31-40岁30人,占12%;41-50岁79人,%;51-60岁107人,%;60岁以上23人,%。 3、经济待遇过低与工作任务过大不适应。乡镇“以钱养事”新机制运行以来,村级防疫员待遇普遍过低,而他们所承担的春秋两季重大动物防疫和月月补针任务繁重,很多人不愿干。全市250名村级防疫员,负责789个村的动物防疫任务。我市出栏生猪110万头,出笼家禽1300万羽,,。没有发生重大疫情,这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可他们的经济待遇是很低的。一是报酬低。每个防疫员按政策年工资为4000元,可有的防疫员只能领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蒋湖农场聘请的6名防疫员,年报酬仅为400元,工作以奉献为主。二是“以钱养事”经费遭遇克扣。,市里给杨林办事处畜牧“以钱养事”经费下拨6万元,办事处拨付畜牧服务中心5万元,,,共克扣。三是工伤与医疗保险无法解决。有的防疫员在给牛和猪打防疫和带耳标的过程中不慎受伤,其药费畜牧服务中心无力承担,只能防疫员个人掏腰包;有的在恶劣气候环境下进村入户搞防疫,路滑摔倒受伤,也是个人出钱治疗。这些工伤事故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而又没有渠道解决经费来源,影响了防疫员的积极性。二、对策 1、稳定队伍,建立一支政策合格、热心防疫、业务精通的村级防疫员队伍。没有稳定的防疫员队伍,就没有稳定的基础防控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利益冲击着人们的头脑,有的防疫员虽然年初与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和劳务合同,但这点微薄的收入显然是不能解决其生活来源的,于是便外出务工经商另谋生路;有的上半年被聘,下半年又解聘,极不稳定。因此,建议对村级防疫员实行一年一聘,建档建册,保持其相对稳定,使“游击队”变为“正规军”。 2、强化技能,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搞好动物防疫是国家法律赋予防疫员队伍的神圣职责。疫情不仅仅是影响畜牧产业兴衰的大事,更是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天门市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现状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