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十一五”已经进入尾声,“十二五”大幕即将揭开。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十年,也就是“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的关键十年。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遇,中国就有可能跻身全球汽车强国之列,如果错失未来十年,就可能失去一次崛起的好机会。各大车企及集团也纷纷公布自己的“十二五”规划: 一汽集团: 500万台的整车销量,20%的市场占有率,为了完成的两个硬性指标,一汽拿出的经费是1500亿元。 9月10日,一汽副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主任李骏向记者表示:“钱不是问题,一汽当前经费充足,现在我们完成任务的最大瓶颈是时间。” 据李骏透露,当前一汽“十二五”战略规划已经完成,内容涉及产品规划、技术规划以及投资规划多项内容。“十二五”期间,一汽旗下的商用车、轻型车、微型车、轿车、客车五大车型产品将全面启动,每款车型都将有明确的产品系列和年产销目标。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保证每年推出不同新车,提升一汽整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李骏对记者说。 根据之前媒体公布的数据,一汽规划的产能目标为400万辆,与东风汽车相同,低于上汽集团500万辆的产能规划。此次,一汽在原来400万辆产能规划的基础上再加100万辆,充分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沉默许久的一汽集团准备蓄势待发,不再甘为人后。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在合资领域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一汽集团,唯有依托做强做大自主品牌产品,才有重新回归“引领”位置的可能,做自主是一汽集团“十二五”战略规划的核心思想,只是这一次市场留给一汽的时间并不多。 复产红旗90%靠自主 在一汽的“十二五”战略规划中,红旗复产被列为重要内容。据李骏透露,红旗复产计划从产品战略规划到市场定位全部由一汽集团总经理徐建一亲自拟定。 红旗复产话题重启,源于8月26日一汽轿车对外发布的一则公告。公告内容显示,为完善公司产品战略布局,一汽轿车董事会通过了C131项目,。按照一汽集团内部规划,代号C131项目即定位为高端C级车型的红旗自主品牌轿车。 自上世纪90年代,一汽开始与德国大众合作、买断奥迪100知识产权开发红旗轿车以来,无论是小红旗系列,还是高端红旗轿车HQ3,都因过度依赖外国汽车公司技术,而备受媒体和消费者诟病。 对此,国庆60周年红旗检阅车总设计师、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助理兼车身部部长郭茂林言之凿凿地告诉记者,此次红旗产品开发90%由一汽集团自主完成。“这90%是指第四代红旗的造型、底盘、发动机、车身、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和整个电子匹配标定工作,剩下的10%则由国外咨询公司与一汽集团共同完成。” 据郭茂林透露,当前一汽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两款红旗产品。新红旗将在原来大红旗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秉承大红旗简洁、庄重、大气、典雅的造型理念[综述 图片 论坛]。其最高端的车型配置中将含有一汽自主研发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和V6发动机。 此外,其它红旗产品也将配有一汽自主研发的L4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发动机。 按照一汽集团的规划,两款新红旗产品将在底或初推向市场。而根据徐建一之前透露的产品规划,未来红旗将明确走高端路线,产品集中在商务用车,除了C级轿车之外,还包括MPV、SUV车型。而作为红旗盛世[综述 图片 论坛]的换代车型,新红旗在主打豪华车市场的同时,还将推出较低版本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68亿打造自主研发体系 按照一汽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加速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体系建设是集团做实自主事业的战略重点,通过投巨资在长春建立系统、完整、高效的国内一流乘用车研发基地,来统一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资源,提高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 事实上,上半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后劲不足的一汽集团,一度位于“四大”之末,严峻的市场形势已经使一汽意识到必须加快自主建设步伐,才有可能在未来5年实现赶超。 8月16日,一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基地和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动机扩建项目在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相继奠基,标志着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 “对重要的市场就要出重兵,花大力气。”徐建一认为,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是未来兵家必争之地,提升一汽自主乘用车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 徐建一的担心来自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根据媒体披露,在东风、长安、广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中,推动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发展均被上述三大车企列为未来5年发展的重中之重。 面对竞争对手密集的发展步点,一汽想要稳住“四大”位置并实现超越,必须加快自主品牌乘用车的研发、生产步伐。 据郭茂林透露,除了研发基地建设和发动机扩建项目之外,为了全方位推动一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一汽还决定成立造型中心。将一汽品牌旗下的各自主系列产品基因进行梳理,结合中国市场特点进行产品造型工作。 “它将是一汽集团最高创造力水平的集中
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