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扩展型决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的购买决策,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2、有限型决策: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较为满意的选择。3、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及决策,消费者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某个偏爱的品牌或产品,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4、冲动性购买: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以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5、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6、问题认知: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7、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点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8、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9、知觉: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10、韦伯定律:个体可察觉到的刺激强度变化量△I和原刺激强度I之比是一个常数K。11、学习: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12、经典性条件反射:借助某种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已有的联系,经由练习能够建立起另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的联系。13、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一个操作或自发反应出现之后,有强化物或强化刺激尾随,则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经由条件作业强化了的反应,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物的尾随,该反应出现的概率就会减弱。14、刺激泛化:消费者对某特定刺激所作的反应会扩大到其它相似刺激的反应中。15、刺激辨别:消费者将某一刺激与另一类似刺激相区分的学习过程。16、认知学习:是学习者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个体的行为并不是有行为结果的奖赏或强化所决定,而是由个体丢目标的期待所引导的。17、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18、个性: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做出反应的内在心里特征。19、品牌个性: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20、自我概念: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21、文化:是某个特定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习得和共享、用以指导其消费行为的信念、价值观和习俗的总和。30、亚文化: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同拥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习惯。:.32购买动机:为了满足一定需要而引起人们购买行为的愿望或意念,是引导消费者购买某一商品、选择某一品牌的动机。33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34参照群体:是指对个人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有直接影响的群体,他的看法和价值观被个体作为他(她)当前行为的基础。35社会阶层: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它们是按等级排列的,每一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
消费者行为学缩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