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灵性_分析与体验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7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1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 页易之感应,思之整合申荷永在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华南师范大学以及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如期召开。面对今日隆重的会场,我感到犹如一个美好的梦正在逐渐展现其深远的意义。实际上,当默瑞斯坦(代表国际分析心理学会,最初与我一起策划与准备这次会议的时候,还只是在勾画一个梦。而今天,通过在座各位的共同参与,终于使这富有理想的梦成为现实。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曾经是荣格的梦想。当他还是七八岁的孩子的时候,借助给予他无限灵感的石头,体验到了庄子蝴蝶物化的梦境;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也是荣格学者们的努力。年汤姆科茨、秘书长默瑞斯丹等人代表国际分析心理学会访问中国,在广州与北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随后,我们有了“曼陀罗分析心理学丛书”的出版,一些荣格和荣格学者的著作都有了中译本。年,申荷永、高岚、万玮等中国学者赴瑞申荷永: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旧金山荣格研究院国际学者。第 2 页士苏黎士参加“分析心理学国际会议”,随后参加了“爱诺思”东西方圆桌研讨会。斯丹曾经邀请我与大罗卫年,默瑞森(在芝加哥荣格心理分析研究院进行“荣格与中国”的对话??今天有如此众多的西方分析心理学家前来参加这次国际研讨会,正是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之主题的继续与发展。正如爱诺思基金会主席克丽思塔罗伯森(在其“贺词”中说:“这次会议也是一种特殊的机会,为我们开启一种具有无限意义的相互交流的体验。以此为基础,真正的会议将会超越可能分隔我们的种种障碍,而在人们的交流与理解之中产生。”这使我想起《易经》“咸卦”的象征性意义,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感应心法。我们可以用“”来翻译“咸卦”之感应的内涵,因为汉字感应(应)之中皆有“心”为主体。这可与西方心理学中的“刺激一反应”原理相互比较,两者揭示的是不同的心理层面,所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学思想。感应是超越于单纯的刺激反应的,以心的象征性为主体,强调了这种心理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性,以及情感的作用。而刺激反应则不然,所侧重的是对心理过程机制的描述。更为可贵的是,《易经》中“咸卦”的心理学意义,并不完全在于一种“普通心理学”的描述,它是将意识的心理学与无意识的心理学结合起来。咸卦“上兑下艮,于在坤中”,包含了“天地所感”的境界。因而,在“咸卦”之意象中,包含着“无心之感”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途径。这也正是我们对于“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的期望,在接天的会议与共同相处与交流中,我们希望能获得这样下来的寓意易理的心神感应。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对于我们的“会标”感到好奇,或者说是不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其中的含义。我可以在这里略作介第 3 页绍。“会标”的中心,是一个汉字的“思”的设计。“思”的上面,是“头”的象形;下面是“心”的象征。而“头”可以表示“西方心理学”对于大脑与认知的强调;“心”则可以表示中国文化心理学或“东方心理学”之深刻精蕴。我曾把中国文化心理学称之为“,即以“心”为主体的心理学。旨在发挥其中所包含的整体性与整合性意义。同样,我们还可以把“头”看做是“意识心理学”,而把“心”看做是“无意识”心理学。于是,如此的会标设计,包含着一种“头”与“心”的交流对话与沟通。“会标”是由我的一位搞美术设计的朋友最后完成的。当我把这样的一种思路告诉她的时候,她建议说,既然是为了东西方的沟通,那么在思的“头”与“心”之间,应该留出一些“空隙”,以表示这种沟通与交流??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毕竟仍然在做着这种东西方沟通与交流的工作。那么,当我们举办第二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的时候,则可以在这“思”的“头”与“心”中多留出一些“空间”;而在第三届国际会议的时候,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来使这种象征东西方沟通与交流的空间逐渐增加。在这“思”的象征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有东西方的“差异”,以及这种相互的对话的机会;而且包含着一种特殊意义的整体与整合性。《说文解字注》中在解释“思”的时候说:“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也即从脑从心,有脑有心为思,既有脑也须有心才能够称得上“思”。《六书总要》中注解“思”字时也指出:“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因此,在这“思”的会标设计中,仍然包含着一种东西方心理学的统一与整合性,这也正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第 4 页分析心理学的希望:意大利荣格心理分析家。第 5 页附译文:能够对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寄上我的祝愿与支持,我感到非常的愉快。荣格分析心理学早已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结下了深厚的渊源。我相信,若是荣格教授本人得知你们正在举行这样一次会议,也一定会感到由衷的欣慰。随着荣格心理学的不断扩展,荣格心理分析家们必须验证与检验我们的一些理论

荣格-灵性_分析与体验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unli4241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