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家庭劳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家庭劳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黔西县第四中学张瑾每一年新生入学,我们七年级的班主任都会在第一时间收到一些学生的纸条,尽管他们互相不认识,但他们的纸条上书写的内容却是那样的相似:“老师,我想对你提个意见: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扫地的。”“老师,干脆我们凑点钱,把教室卫生包出去,我们在小学就是这样做的。”“不要说是教室,我在家里就是没扫过地。”……如此等等。正是因为如此,每一天打扫教室内外的卫生,我们的班主任都得亲自过问,守着一群不喜欢干却不得不干的孩子,勉强地打扫教室卫生,稍不盯紧一点,就会这个逃了,那个走啦,丢下不管。此种现象,无疑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家庭“劳动教育”的不足。一份“你最关心、看重孩子什么?”的调查显示,%的中国父母回答是“孩子的学习”,而“%”,而且,当问及学生们最看重什么的时候,60%的学生们回答:“学习成绩”。不难看出,当许多的工作方式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之下正发生巨大变化时,许多家庭的劳动教育已经走向了一个个误区。误区一:鄙视普通劳动者一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训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卖红薯,当工人!”于是在孩子心目中,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躲避劳动、鄙视劳动成为必然。误区二:学习比劳动更重要“只要你把学习搞好,我什么都不用你干”是许多家长的口头禅,在家里,孩子学习好是唯一的成才条件,也是他在家里得以优待的资本。有的家长甚至反对孩子在班上做学生干部,认为当班干部是出力不讨好,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又要比别人做更多的事情。误区三:现在生活富裕了,没必要让孩子劳动。当学校要求孩子必须打扫教室内外卫生时,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是在“不务正业”,这点活应该包给家政公司来干,因为现在生活富裕了,哪个家庭都出得起钱,应该让孩子好好学习,这才叫务正业。误区四:用劳动惩罚孩子有的孩子平时根本没有做家务的习惯,偶而考试没考好或者在外面淘气了,家长就用干家务活儿作为惩罚手段,这样使孩子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定式,即使家长有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也很难调动起孩子对劳动的热情。以上这些误区,足以造成孩子在劳动方面的缺陷。因为他们缺少劳动锻炼,最终使孩子养成四体不勤、不劳而获的思想、习惯,只希望别人为自己服务,他们鄙视普通的劳动者,缺乏服务、奉献精神。针对这些误区造成的孩子在劳动品质上的缺陷,作为父母,应该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劳动教育,采取一些措施与对策予以矫正。对策一: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孩子品行发展的重要性,带头尊重劳动者马克思认为:“劳动才是人的第一需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都是不可能的”(苏霍姆林斯基语)。由此看出,劳动对于孩子品行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重要性,并从心里,从自己的言谈举止和行为等方面都尊重劳动者,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这样,在孩子的心中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

浅谈家庭劳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