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财富基金投资风险控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已成为驰骋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股有生力量,其风头盖过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各类基金,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投资有风险,在分散化投资组合经典理论指导下的全球资产配置,无论是在经济周期中的哪一阶段,都会面临资产价格的波动,利率、汇率的起伏。次贷危机的爆发蔓延,再次说明了这一点。应对风险已成为经久不衰的主题。主权财富基金如何在投资中很好地控制风险,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借鉴了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经验,从再平衡、对单一公司持股比例、外汇投资计值货币确定和跟踪误差四个方面研究了投资中的风险控制技术要点。这些要点对我国中投公司在全球投资中进行风险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对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
在投资界,投资组合的再平衡被看作是控制风险的普通策略。投资组合的再平衡是指由于不同市场的波动,造成投资的各类资产价值有增有减,其占投资组合的比重也随之改变,此时投资人应卖出相对上涨的资产,买进相对下跌的资产。通过“低买高卖”操作,确保投资组合尽量接近当初所设定的资产配置目标。举例来说:投资者按照投资年限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了股票和债券的配置比例是5:5。一年以后由于股市上涨,股票获利丰厚,两者的的比例变成6:4。这时候卖掉部分股票,买入债券。如果再过一年股票大跌,投资组合的比例变成了4:6,则可以降低债券的比例,增加股票,使比例始终保持在5:5。再平衡有许多好处:可以使投资者坚持其投资目标;考虑了投资者目标和境况的变化;改变组合风险的形态,减小了不必要的风险(见图1);帮助投资者抵御做出特别的决策的诱惑;允许投资者执行自己的再平衡策略,而不是听任于市场。如果投资组合不进行再平衡,会逐渐偏离目标资产配置,形成高回报、高风险资产,因此再平衡是十分必要的。但再平衡不是越频繁越好,它会引发各种成本,如交易成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税务成本,会对投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图2显示了考虑成本前后再平衡的前沿变化。前沿的右上方,表明再平衡的频率较低,成本也较小,而在前沿的左下方,显示高度风险管理下,再平衡的频率较高,成本负担较大。韩国投资公司和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在其投资策略中对投资资产组合的再平衡有专门的规定。长期再平衡策略要求投资机构的目标和风险容忍度要绝对清晰。适当的再平衡策略依赖于许多因素,如市场环境、资产类别的特点。不同资产类别构成的组合的再平衡策略会有不同,在股票和债券组合中的再平衡策略可能并不适合由对冲基金、房地产和商品构成的组合。根据对回报、平均回报、风险和相关性的合理预期可以总结出,对广泛多样的股票、债券组合,实施年度或半年度的监控,选取5%作为再平衡临界点,可形成一种易于接受的风险控制与成本最小化之间的平衡①。
二、对单一公司的投资股权比例适度
对单一公司的股权投资比例大小,代表对该公司控制程度的强弱。目前由于国际上许多国家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比较敏感,因此,对单一公司的投资股权比例不能过大,不应以控股为目的,以此减小被投资国的敌视情绪。挪威在这方面的规定,是随着投资的增加比例逐渐变化的过程。其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前身叫政府石油基金)就是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的身份进行投资。对单一公司的持股最初设为1%,2000年提高到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风险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