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加快资本运营 ──兰州黄河集团兼并案例.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加快资本运营──兰州黄河集团兼并案例
兰州黄河企业集团是一个年轻的由村办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集团企业。它的发展、壮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企业紧紧抓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良好机遇,冷静分析国际国内啤酒行业的企业和市场状况,加快资本运营,大胆地进行了企业并购资产重组,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所取得的。
我国的啤酒产量,1978年只有40万吨,1994年产量达到1400万吨,1996年接近于2000万吨,已超过日本、德,成为啤酒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中国有12亿人口,人均年消费量只有8升,仅是发达国家人年均啤酒消费量的1/14,完全可以这么说,中国假如要达到发达国家人年均啤酒消费量的50%,那么,我国啤酒市场容量巨大。在这么大的市场中,竞争状况是,全国860多家啤酒厂中,90%以上达不到规模效益或为年产5万吨以下的小厂,其中90%以上的小厂中约40%的厂亏损,年产量超过5万吨的大中型啤酒厂只有61家。与此同时,外国公司纷纷涉足中国啤酒业,世界最大的啤酒商,美国的安霍伊泽──布施公司利用青岛啤酒公司股票上市之际,毫不犹豫地买下了35%的股份,又投资上亿美元吞并了武汉中德啤酒公司,啤酒品牌为“百威”;,收购了河北唐山豪门集团公司的主体企业豪门啤酒厂70%的股份,合资成立了欧联豪门啤酒有限公司,连著名的“豪门”商标也作价6000万元人民币一并买断,使得原“豪门”集团公司下属的22家企业必须注册新的商标。据了解,全国啤酒行业年产5万吨的约60家企业都已实现中外合资;年产10万吨以上的只有兰州黄河啤酒、杭州钱江啤酒、北京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等极少数厂家没有合资,苦苦支撑着中国民族啤酒业的大旗。
面对“一个省,甚至一个市喝一个牌子”,860多家啤酒企业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散、乱、差”的行业现状,黄河人深切地体会到: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是唯一的选择。从中外啤酒商在华的竞争来看,只有大公司、大集团才能与之抗衡。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目前在评述中国啤酒时指出:“在本世纪末,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这引发了新市场的争夺战,对华投资者为了保险起见,在挑选作伙伴时,总盯住那些有名的大公司。”因此,扶植重点企业,增加重点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势在必行。轻工总会已快定扶持10个60万吨以上的啤酒集团,从投资,政策方面给予优惠,让它们在融资、发行债券、股票上市、在贷款和兼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被兼并的老企业的负担,可挂帐停息。对黄河人来说,只有组建“航空母舰”,只有挤身十强,才具备冲出西北,走向全国的条件,才能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剩下的800多家中小啤酒企业,它们根本不具备抗风险能力,不仅难以保全已有存量资产,更难以发展壮大,怎么办?唯一使其资产重组──兼并、收购。黄河人正是在这种战略思路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西部资本运营之路。
资本运营,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存量资本通过流动、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目标。资本运营的目的是,按利润最大化原则,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使之更有效率,不断实现扩张。资本运营形式,采取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的办法;也可以通过收

加快资本运营 ──兰州黄河集团兼并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