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的思考.doc关于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的思考作者:丨单位:姑苏区文明办类型:调研报告近年来,平江街道在姑苏区文明办的指导下,在全市热心于交通公益事业的市民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文明交通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守法、文明、礼让”的交通参与精神,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交通志愿宣传和服务活动,营造了文明出行的浓厚氛围,为全市创建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一、街道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的现状目前平江街道共有文明交通志愿者约50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团队5个。具体人员组成分三类:一是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如街道本部、平江中心幼儿园、北园社区等6个社区;二是企业员工,如东方证券、江苏银行等;三是社区居民,包括居民组长、离退休党员等。其中社区居民较多有35人,占70%,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有8人,占16%,其余为企业员工,占14%。文明交通志愿者主要工作是配合市区交通“疏堵保畅”。一是开展重要路口执勤服务。早晩上下班高峰时段,在临顿路、东北街和干将路、凤凰街路口安排志愿者配合民警执勤,增强交通管理力量,第一时间阻止、纠正行人、非机动车的闯红灯行为,规范路口交通秩序。二是开展实时停车指引服务。在拙政园等原理景区附近,管理重点区域的车辆停放,包括引导车辆停放至指定区域,指挥车辆有序停放、驶离等。三是开展拥堵节点管理服务。派志愿者在节假日驻守在人流集中的公交站点,规范候车秩序,杜绝占道候车行为;在小街小巷派驻志愿者,全天值守,及时处理会车矛盾,填补交警管理盲区。二、目前街道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1•成员结构不合理。街道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主要由社区内积极分子、退休人员、机关及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组成,其中退休的老年人和无业、失业人员居多,中青年比较少,专业人才较为匮乏,成员结构相对单一。另外,年龄大的交通志愿者容易发生伤病,经常导致人员变动,影响志愿队伍的稳定性。。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人员普遍年龄大且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技能水平较低,对于执勤中的站位、用语、执勤动作等都没有规范的要求,也缺乏权威的统一管理,导致他们各自为战,有的成了摆设,有的精神面貌不佳,有的责任落实不到位,所以对交通管理的实际帮助作用不明显。3•人员安全保障不足。文明交通志愿者也工作在路面一线,承担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且有的志愿者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及能力不足,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是遇到交通违法者的暴力倾犯,如何保障志愿者们的人身和财产权益还没有具体说法,这已经成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发展的一大瓶颈。三、加强和改进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的意见建议1•全面发动,营造氛围。可通过社区宣传橱窗、媒体、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文明交通志愿者的情况和意义,激发各界人士参与的热情,营造全社会争相参与志愿者行动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挥先进志愿者的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文明新风在平江”微博,并积极向“姑苏发布”、“文明姑苏”、姑苏文明网等官方平台投稿,大力宣传街道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弘扬社会正气。结合街道“爱心服务超市”优秀志愿服务评选以及善行义举榜这一抓手,通过评优表彰等形式使志愿工作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可以建立“平江志愿人才库”,设立准入与注册制度,将达到要求的志愿者都纳入其中进行统一管理,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将志愿者队伍做优、做强。
关于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