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感动我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看了感动我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14年的感动我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看过《感动我国》之后,我的内心好像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2014年感动我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在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节目——《2014感动我国十大人物》。在十个感动人物中,有两个人物感动了我。他是一个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但毕业后的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城市里工作,而是回到了自己家乡唯一一间学校里当老师。每年,为了把学生们安全送回家中,他要陪学生们一起过冰河、,他自己的女儿从两岁起就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他的女儿与他仅仅见过四次面。2013年时,被评为了“最美乡村教师”。他就是格桑德吉。我觉得格桑德吉有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当他毕业后,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很多人都不识字,他不想让下一代的人也不识字,就放弃了在城市里工作,回到家乡教书。我要想格桑德吉学习他舍己为人的精神。第二个人的名字叫——姚厚芝。他在2006年被查出乳肿瘤,面对高额的手术费,他只能采用药疗。2009年他从电视上得知,十字绣可以卖的了钱,,《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从此,姚厚芝每天绣十字绣长达十七个小时。通过了三年五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幅需要127万针绣成的《清明上河图》绣好了。姚厚芝想要将这幅十字绣保存下来,等孩子们需要用钱时才将十字绣卖了,换钱用。姚厚芝他这种与病魔做抗争的同时,还为自己孩子着想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虽然患了乳肿瘤,不能大动,但他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着想,仍然坚持下去,这种母爱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我为格桑德吉和姚厚芝的精神感动。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坚持就是胜利和舍己为人的精神。2014感动我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今晚与好人相约感动我国颁奖晚会,今晚在寒冷的夜晚,深圳今夜只有5度,算是比较冷的一晚了,锻炼回来,偶尔打开电视,这一年里他们让你心生温暖?让整个我国动容?我伴着寒风凄冷专注电视荧屏,观看“我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为至真至情的故事落泪,向至刚至伟的面孔致敬!迷茫的我找到心中的理想,教育我平凡但不能懈怠。最让我感动的是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好人!好幽默!有医德!济世良医!一生全部奉献社会,因为有的大爱他生命的长度很长——98岁,可惜已经走了,但是我认为很圆满,他教育后人,永不停息为社会做事,力所能及就好。当感觉自己老了时看到老奶奶还在工作到生命的尽头感到是惭愧让我们精彩简单的采访对话吧: 白岩松:奶奶,你这么长寿还能工作,秘密是啥啊? 胡佩兰:情感投入。白岩松:你最怕啥? 胡佩兰:躺在床上不
感动人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