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最美乡村大峪沟村文胡玉新说起大峪沟,也许不为人知,但说起房山的柿子,恐怕无人不晓。大峪沟村是房山区张坊镇的一个小山村,是中国磨盘柿第一村。金秋十月,我和一群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从市区出发,沿着107国道向着郊区一路骑行,路过了著名的新农村典范——韩村河,经过了云居寺,渐渐发现公路两旁的柿子树越来越密,那黄里透红的大柿子压弯了枝头,有些甚至已经把枝杈都给压折了。路边摆摊卖柿子、南瓜和红薯的小贩也越来越多。再往前一路缓坡,艰苦骑行1小时,一眼看到一座横跨公路的拱形大门,上书8个醒目大字:中国磨盘柿第一村。门头左侧刻有3个红色大字:大峪沟。右侧的柱子上,一个硕大的磨盘柿子伸出绿色的叶片,仿佛在向游客招手,令人看了就很有食欲。毋庸置疑,我们已经来到了磨盘柿的故乡——张坊镇大峪沟村。,据村口的老人们讲:全村有900余户,2000余人,有磨盘柿2000亩,优质柿树7万株,年产量100万公斤,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都从事柿树的种植,是北京地区柿产量最大的村。一路骑行后下车休息,我们和村口的老人们攀谈起来。据说大峪沟村可谓磨盘柿的故乡,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它一直是皇宫的贡品。从老人们的口中了解到,大峪沟的柿子享誉京城内外,曾经被农业部、财政部定为磨盘柿商品生产基地,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评为绿色食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为“中华名果”。村民靠种植柿子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走进村口映入眼帘的是绘制着以磨盘柿为主的文化墙,,突出了特有的磨盘柿文化特色,给久居城市的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有幸见到了和几位老者一起晒太阳的村党支部前书记,苏书记看到城里人来到村里,格外兴奋,他说:“现在的农村可和从前的农村大不一样了!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不仅搞种植还不断挖掘磨盘柿文化底蕴,特别是近几年来,重点以打造环境、改善民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以提高村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发展提升磨盘柿主导产业为重点,挖掘发展柿子文化。建立了柿子科技示范园,通过扩大品种栽培,提高柿树管理水平,发展观光、采摘旅游业,促进磨盘柿产业化发展,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柿树管理技术进行推广示范,并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品种展示,建立网架栽培示范模式,全面提升柿子产业化水平。村里还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改变传统观念和消费观念,全面带动柿子果品产业的全面发展,提高柿树管理水平,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成为以柿子文化为内涵,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科技试验基地;引进磨盘柿深加工企业,建成了北京得力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磨盘柿产品深加工,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公司,开发柿树盆景
走进最美乡村大峪沟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