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连锁超市营销竞争力分析及战略选择
【内容摘要】当前,随着城市消费的逐渐饱和,一些连锁企业开始向农村挺进,发展农村连锁超市。这不仅可以彻底改变农村消费环境和购物方式,还有力地撬动了农村的消费市场。但是也要注意到农村消费市场的特殊性,认真分析农村连锁超市的营销环境,对农村连锁超市当前的发展状况及竞争力进行剖析,制定有农村特色的营销策略,使连锁经营这一先进的零售模式能够在农村生根发芽,也为连锁企业的发展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关键词】农村连锁超市;农村消费;SWOT分析;竞争力
现今,连锁超市已经成为商业零售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并且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并形成了一定的依赖性。但是随着城市消费的逐渐饱和,商品出现了相对过剩,我国连锁超市在大中城市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颇有远见的连锁企业开始把自己的业务范围向农村扩张,兴建农村连锁超市,在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大展宏图。
但是,由于农村消费市场比较特殊,连锁企业在“上山下乡”中不免水土不服。因此,深刻分析农村连锁超市面临的营销环境,剖析其当前的竞争力状况,制定适合农村消费环境的连锁经营策略,对于巩固农村连锁超市的现有成果,实现连锁经营在农村的扩张,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村连锁超市的经营现状
1、发展势头猛,数量增加快
虽说我国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年,但发展势头猛,数量增加快。截止2007年年底,全国农村连锁经营企业已达5000多家,连锁店26万多个。形成了以城区连锁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困扰农村消费“不方便、不安全、不实惠”的难题得以有效化解。
2、连锁业态多样化和多层次
目前农村连锁超市的经营业态主要是超市和便利店,有一少部分的专营店,经营范围包括日用品、农资、家电、建材、药品、餐饮、服务等。
在层次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绝大多数连锁企业把农村连锁店划分为“中心店—样板店--农家店--销售点”等几个层次,分别对应中心城市、县城、乡镇及村;有的企业只在乡镇和行政村开设小型超市,有的则只开在县城。
这种多样化和多层次反映了农村零售市场的发育特点,不利之处在于总部不易统一管理,在计算机系统导入还不普及的情况下,也加大了总部支持的难度。
3、大型企业纷纷进入,经营主体多样化
目前,农村连锁超市的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武汉中百、徽商集团、山东潍百、青岛利群等大型流通企业,新合作、浙江供销、山东莒南供销、新疆农资集团等供销社企业,河北好日子、湖北富迪、湖南和田、四川红旗等民营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农村流通方式现代化、经营模式本土化、网络使用多样化的新路子。
其中的主要代表苏果超市,其农村门店已发展至982家,占全部店铺数量的近60%,农村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2%;新合作连锁在供销社系统原有传统经营网点上进行改造、整合、提升、优化,形成了城乡结合、上下贯通、合纵连横的连锁经营网络,已成为中国农村连锁经营前10强。
4、经营模式以直营和加盟为主
现阶段农村连锁超市的经营模式主要是直营连锁和特许连锁,自由连锁形式尚未在农村出现。特许连锁主要吸引农民和其他商品零售企业加盟,规模一般较小,以便利店为主,许多是在农村原有小卖部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经营管理尚需加强。
二、农村连锁超市经营环境的SWO
农村连锁超市营销竞争力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