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都江堰成就千年.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都江堰成就千年“天府之国”徜徉在成都繁华的街头,小憩在林间静谧的茶馆,看着人们悠闲的步伐,品味蜀地从容的生活,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了天府之国的安逸与富庶。可是谁又能够想到,岷江这条地上悬江一度成为古蜀原就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岷江之患还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以至民不聊生。战国末期,秦蜀郡守李冰带领当地百姓经过8年的努力建成都江堰,从此以后曾被称为“人或成鱼鳖”的水旱灾严重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作为两千多年前建造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并没有采纳所谓先进的技术,也没有建造雄伟的大坝,可是它却承载了“天府之国”千年的风调雨顺。直到今天,都江堰还在为四川省8市、42县的3,000多万人提供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都江堰灌溉区成为四川省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天府之国”。古往今来,一切水利工程,归根结底,不外乎为清除泥沙和防御洪水两大问题,水利工程的成败得失皆取决于此。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远在两千多年前的蜀郡守李冰,是怎样解决这两大技术难题的呢?都江堰渠首工程只有一个酷似鱼样的大堤纵卧江中,这条堤被称为“金刚堤”。堤的头部是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长约3,000米,把迎面而来的岷江水一分为二,切成内外二江。春耕用水季节,内江略低于外江,内江进水六成,外江进水四成;夏秋洪水季节,外江较宽于内江,内外江进水比例自动颠倒过来,内江进水四成,外江进水六成。此外,鱼嘴充分利用弯道环流原理,使挟带大量泥沙的底层水流向外江;内江弯道长,流速相对慢,流入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成功地完成了水流的自动排沙。中后部叫飞沙堰,是一座高出河床仅2米的低堰,宽240米,当内江水的深度在两米以内时,就可以全部进入宝瓶口确保灌溉;当内江水量过大时,洪水就会翻越飞沙堰,自动进入溢洪道,由外江排走。更妙的是,飞沙堰刚好位于内江进入宝瓶口的急转弯处,内江洪水越大,冲在山脚陡岸上所产生的回流就越强,因此被托起的泥沙、卵石便被奇迹般地从飞沙堰上抛出去,进入外江,飞沙堰的名称也正是由此而来。尾部是两山之间狭窄的进水口,形似瓶口,叫宝瓶口,宝瓶口是人工在玉垒山上凿出的一个引水口,深度和宽度是通过精确计算得出来的,被分隔出来部分叫“离堆”,当内江流量较大时,洪水就通不过狭窄的宝瓶口,多余的岷江水被拒之门外,迅速回流,使成都平原免受洪水之灾。这三个部分就是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据专家们介绍,都江堰渠首的这三大主体工程,均具有天然排沙、泄洪和无坝引水的三大功能。岷江上游每年要带下400万至600万立方米沙石,经过这三大工程的排洪排沙之后,进入宝瓶口的沙石,只有15%左右。为解决这一最后难题,李冰建立“岁修”制度。每年一度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遵循“深淘滩,低作堰”的原则,深淘滩是指岁修时要淘除飞沙堰坝前淤积的沙石,以保证宝瓶口正常进水;低作堰是指整修飞沙堰时,不宜把堰顶筑得太高,因为太高不利于泄洪排沙,太低则宝瓶口进水不够。二者相辅相成,成功地解决了引水和泄洪排沙问题。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并非只是简简单单的主体工程建设的问题,要考虑到周边的生态环境、地形等众多因素,因此,人们对此都抱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兴建一个良好的水利工程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情,以都江堰为例,两千多

都江堰成就千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03-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