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力量素质训练的原理与方法第一节力量素质概述周耀廷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2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力量的概念、分类,以及力量训练的原理与要求、肌肉工作的基本形式和影响力量的因素;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的训练;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等内容。学习目标明确力量的概念、分类,以及力量训练的原理与要求;了解肌肉工作的基本形式及影响力量的因素;掌握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的训练理论与方法;掌握力量训练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要领。3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第一节力量素质概述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国外十分重视力量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和爆发力训练,甚至把力量单独拿出来进行训练。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的核心,在力量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力量表现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各专项特点和运动员的特征选择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因此,了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力量训练过程的设计和把控至关重要。一、力量的概念与分类1、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体或人体某部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克服阻力的能力。4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一、力量的概念与分类力量产生的三种因素:即主动肌的最大收缩力;主动肌和对抗肌、中立肌、支持肌的协同用力;肌肉的牵拉角度,以及每个杠杆的阻力臂和力臂的相对长度。人体运动时还受到身体重力、空气或水的阻力,重物负荷、竞技对手的对抗等各种外力,以及肌肉的黏滞性、对抗肌的牵引等内力的阻碍,这就需要克服这些力,完成相应的运动。力量主要来源于肌肉的收缩。2、力量的分类在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根据不同项目对力量素5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质的要求,以及力量表现的形式,可以将力量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可以将力量划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根据力量与体重的关系,可以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根据力量的表现的形式,又可以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1、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可以完成某些静止不动的用力动作,或在整个动作中肢体不产生明显的位移的力量,又叫等长力量。2、动力性力量力量的概念与分类是指肌肉收缩或拉长时,使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产生位移或推动别的物体产生的力量,又叫等张力量。动力性力量实际上又包括绝对力量、相对力量、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下面分别论述:(1)、绝对力量是指不考虑运动员的体重因素,人体或人体某部分用最大力量所能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绝对力量的提高与体重的增加可同步进行。实践证明,男子推铅球成绩要突破20米,卧推力量指标必须达到200千克以上。力量的概念与分类力量的概念与分类(2)、相对力量是指每千克体重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它主要反映运动员的绝对力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衡量指标采用力量体重指数,即用每千克体重的力量来表示:绝对力量相对力量=体重(kg)如果绝对力量不变或变化很小,但体重增加,那么相对力量就会变小,这对于相对力量起较大作用的项目是不利的。实践证明,。(3)、最大力量是指运动员以最大肌肉力量强力收缩,对抗一种刚好能够克服的阻力时所发挥的最大力量值。最大力量值主要取决于肌肉的横断面和肌纤维的分配及最强意志紧张的能力,即尽可能多地极小的变化而变化。(4)、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是指运动员在特定的负荷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也就是在最短时间内(通常在150毫秒左右)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速度力量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爆发力。力量的概念与分类力X距离爆发力=力量X速度也可写成爆发力=时间上举物体、空间投掷物体或移动身体时表现出来。它的大小在于力量与速度的正确组合。如,跳远中的起跳力即为短时间与最大力量的组合,从而产生最大的起跳力,使身体在瞬间腾起。因此,也可以用速度力量来表示爆发力,即:i=fti为冲击力;f为肌肉收缩力;t为肌肉收缩作用时间。爆发力要求运动的初始速度不能为零。力量的概念与分类(5)、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克服一定外部阻力时,能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或重复尽可能多的次数的能力。二、力学的特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f)等于质量(m)乘以加速度(a)即f=ma。由此可见,力量的增加可以通过改变质量或加速度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来获得。质量或加速度的改变会造成力量的变化,这对力量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公式一:fmax=mmaxa或公式二:fmax=mamax力量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章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