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亲情无价。2、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宽广,感受母子之间的情感。2、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vcd《烛光里的妈妈》及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知道孟郊的《游子吟》吗?诗歌赞颂的是什么?(母爱)历来文人墨客喜欢用诗歌赞美母亲。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篇梁晓声写的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慈母情深》,听听他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背后的故事。2、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学生默读课文,归纳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3、出示词语测读。龟裂、震耳欲聋、失魂落魄、缝纫机4、汇报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理解思路,整体感知课文。)(三)、朗读感悟,欣赏语言1、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和神态的句子,并把你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评。(1)、预设一:“母亲穿过一排排缝纫机,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师:,这是一处什么描写?生:外貌描写。师:这个句子哪几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极其瘦弱,脊背弯曲……师:你弯曲过脊背吗?什么感觉?生:弯曲过,很累,很酸。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用心疼、难过的心情读这个句子,并板书 瘦弱辛苦(2)、预设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师:读这个句子时,你有什么感觉?生:难过,心酸师:老师读这个句子时,鼻子一酸呀,这是一个缓慢的镜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吧!师朗读,学生闭眼想象后,汇报自己所想到的画面,教师相机板书:疲惫学生深情地再读这个句子。3、学生自学①教师总结学习方法:。,在读中体会。。②学生用以上的方法学习找到的其它的句子。③学生同桌交流后汇报。4、学习26——29自然段①生自由读26——2
慈母情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