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旧抗震规范对比研究.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旧抗震规范对比研究.doc新旧抗震规范对比研究摘要:新抗震规范GB50011-2010于2010年12月01日实行,GB50011-2001作废,无过渡期。规范变化包含了很多新问题,应对由此产生的各种变化,非常与时俱进,贴合实际,更符合国际标准,本文对比新旧规范的具体变化,以及应用新规范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可供相关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关键词:新抗震规范;旧抗震规范;对比研究 1引言新抗震规范GB50011-2010在2010年12月01日实行,GB50011-2001作废,无过渡期。主要变化是改进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补充完善了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补充了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值的规定;增加大跨屋盖结构和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的计算要求,补充了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的原则规定;修改了框架-抗震墙结构剪力调整系数以及与“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则有关的框架内力调整等相关规定,补充了框架结构楼梯间的设计要求;修改了多层砌体房屋层数和高度限值、抗震横墙间距、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连接要求、楼梯间的构造要求等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修订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不进行抗震验算的范围、补充完善了柱间支撑节点验算要求、单层钢结构厂房防震缝及阻尼比的相关规定等相关规定,总体来说新版的更符合国际标准。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布和实施,为抗震设计带来了先进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新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对新版抗震规范的深入研究,本文在两个方面对新旧抗震设计规范作了对比和分析。首先,对新旧规范中抗震设防思想和标准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其次,针对新旧规范中确定地震作用的具体方法作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新规范改进的指导思想,分析了新规范抗震设计方法的改进,以及应用新规范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2新旧抗震规范对比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不同之处概述: 一、,(即设防烈度)计算的αmax值:6度——;7度()——;7度()——;8度()——;8度()——。对于平时设计来说,主要用于超限审查做的中震不屈服或中震弹性设计,一般的结构计算也没必要做。二、,将场地类别中的I类细化为I0和I1两个亚类。修订原因是考虑到剪切波速为(500-800)m/s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将此种场地定为I1类,硬质岩石场地定为I0类。相应地,-2提供了这两种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值,其中I1类的特征周期值与2001规范中I类场地的周期值相同。三、,1、增加了6度罕遇地震的αmax值;2、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01规范只是在计算8度、9度的罕遇地震才有此要求,现要求扩大至各种地震烈度。此条对超限审查的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等有影响。四、,修改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曲线的表达式表面上没有变化,但其中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γ、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η1及阻尼调整系数η2的公式均有变化。五、,增加了6度地震计算的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要求,01规范只对7-9度有要求。六、,现浇钢筋

新旧抗震规范对比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