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系,福建漳州363000)摘要:图腾崇拜的研究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闽越人;蛇;图腾崇拜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4823(2008)01-0050-03图腾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商人,印第安语翻译者朗格().”图腾”意思为”它的亲族”.当氏族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人开始探寻本氏族的起源,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血缘亲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往往把它们作为该氏族的祖先或保护神,因而把它作为该氏族的标志或图徽【”.在上古时期,中国许多民族都存在着蛇图腾崇拜被中华民族视:勾人类始祖的伏羲,女娲二神在多部古籍中都被画作人面蛇身,他们的尾巴紧紧相绞,《史记?三皇本纪》:”伏羲氏,蛇首人身,女娲氏,亦蛇首人身.”《列子?黄帝》:“伏羲氏,女娲氏蛇身人面.”汉代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在众多对蛇存在着图腾崇拜的民族中,《说文解字》中说道,”闽,东南越,,门声”这里的”蛇种”就是”蛇族”,即信仰蛇神的民族.《太平御览》卷170”州郡郊”载:“闽州越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种.”也明白:无误地直指”闽”这个”东南越”,或”闽州越地,即古东瓯”.《闽杂记》卷9《蛇簪》记载:”福州农妇多带银簪,长五寸许,作蛇昂首之状,插于髻中间,:许叔重《说文》:?闽,大蛇也,其人多蛇种.?簪作蛇形,乃不忘其始之义.”彭光斗的《闽琐记》亦记:”闽妇绾发,左右盘洗,宛然首戴青蛇,鳞甲飞动令人惊怖.”此外,3000多年前,在闽族形成和发展时期,以黄土仑类型文化为代表的福建青铜时代的陶器上,就充满蛇图腾的印记:陶器上的蛇形堆塑,陶器表面的蟠虺纹饰,以及仿蛇皮花纹的各种几何形图案,,无论是文字记载,民俗考察,古人发式还是出土文物,都可以证明古代闽越人对蛇有着一份特殊的敬意,,主要是因为福建地处亚热带,山多水多,,,至今福建仍有蛇类多达79种,毒蛇占27种,而目前全国已知毒蛇有47种,福建占6O%f3].有蝮蛇,金环蛇,银环蛇,五步蛇,眼镜蛇等,,蛇是一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动物,它无足无翼却能窜突腾越,,不仅会伤害人畜,[收稿日期]2007-11-17?[作者简介]魏苏宁(1979一),女,福建漳州
闽越人蛇图腾崇拜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