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训格言庭训格言1、故朕所行事,一出于真诚,无纤毫虚饰。2、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3、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4、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5、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6、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7、所以然者,特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8、俭以从廉,侈以成贪。9、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瀛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10、学者诚即事而求之,则可以通三才,而兼备于万事万物之理矣。11、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12、心欲小而胆欲大。13、故朕理天下事五十余年,无甚差忒者,亦看书之益也。14、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缘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从给之与?15、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16、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17、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18、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19、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20、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21、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22、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23、平日居处尚且如是,遇事可知其慎重也。24、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25、虽然,书不贵多而贵精,学必由博而守约,过能精而约之,以贯其多,与博合其大,而极于无余,会其全而备于有用,圣贤之道,岂外是哉?26、朕为帝王,何等物不可用?然而朕之衣食毫无过费。27、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28、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29、书之在天下,《五经》而下,若传若史,诸子百家,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与物,固无一事之不具,亦无一理之不该。30、由一理之微,可以包六合
庭训格言 .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