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03—2007年)一、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拓展成人、职业、继续教育;以工为主,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以交通运输为主要特色的学科体系;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深化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二、发展定位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特色,工、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学科在全国有优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具体目标1、规模与结构在校生总规模23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00人(含专升本、软件学院),专科生(高职)4000人,在读研究生(折算人数)2000人,成人和继续教育学生(折算人数)1000人。华东交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03—2007年)一、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拓展成人、职业、继续教育;以工为主,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以交通运输为主要特色的学科体系;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深化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二、发展定位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特色,工、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学科在全国有优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具体目标1、规模与结构在校生总规模23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00人(含专升本、软件学院),专科生(高职)4000人,在读研究生(折算人数)2000人,成人和继续教育学生(折算人数)1000人。2、教学工作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完善德育系统工程,本科教育质量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标准。3、人才培养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4、学科建设坚持“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学科建设方针,以“交通运输工程”为主线,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学科群体。建设省级重点学科12-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4个,力争突破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为零的局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取得博士点2-3个;硕士点数增至30个左右;本科专业数增至50个左右。形成在区域内以交通为主、特色鲜明的学科群。5、科研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到2007年底,力争使全校R&%%。科研立项数目与经费总量逐年上台阶。到2007年底,学校年国家基金项目5-7个,年省部级项目60-70个;年科研经费合计突破6000万元,力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国家973专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实现零的突破。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和SCI、EI、ASTP、SSCI论文以及论著均以每年15%幅度递增;国家发明专利以每年50%幅度递增。到2007年底,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15-20项;年SCI、EI、ASTP、SSCI论20-30篇;论著10-15部;国家发明专利3-4项。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至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000万元。6、师资队伍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及学校办学规模,学校教师达到150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35%左右,专任教师中6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力争达到15%。7、内部管理以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推行全员聘任制,建立健全“岗职相符、政令畅通、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岗酬一致、奖优罚劣、效率优先”的分配机制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8、基本建设遵循“就地发展,长远规划,多方筹资,重点投入,配套实施,保证质量,注重效益”的原则,按照学校招生规模及重点学科建设数量,以建设生态校园、数字校园为目标,进行校园建设整体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室条件达到现代化水准;美化校园环境,形成有浓厚氛围的校园文化特色。至2007年底完成基建投资3亿元。9、后勤服务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力度,完善现有的后勤社会化体系。三、实现目标的保证措施拓宽思路,全面开放,实现学校的超常规发展实现学校的超常规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扩大开放,加强交流,苦练内功,以务实的作风和丰硕的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提供主动服务。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实现我校的事业发展目标,必须破除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充分把
华东交通大学发展战略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