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 论第二章现状及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章建设规模及内容第四章建设地点及条件第五章建筑方案第六章环保、节能与抗震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八章项目评价及结论第九章附表、附图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工程概况一、 工程名称:盐池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二、 建设单位:盐池县人民法院三、 项目法人:黄振宁四、 拟建地点:盐池县新区文化西街南侧,具体位置见规划总平面图。第二节 编制依据一、 盐池县人民法院设计委托书及相关要求。二、 建设局、土地管理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三、 盐池县人民法院提供的地形图。四、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五《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建标138-2010。六、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八、 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规定(详见各专业说明)。第二章 现状及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第一节现状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介于东经106。30z-107°47,,北纬37。04z-38°10z之间。盐池县地势南高北低;中间高,东西两侧低。海拔高程在1295-1951米之间。全县东西宽66公里,南北长110公里。总土地面积7130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南部为黄土丘陵区,北部为鄂尔多斯丘陵,两大地貌单元。处于毛乌素沙漠间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为半干旱与干旱的典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沙漠化严重,沙漠是主要地貌之一。县内无大河流,南部只有几条季节性河流。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年降水量200mm左右,蒸发量却是2000mm以上。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风沙、霜冻、冰雹、热干风等。其中以干旱、风沙对农牧业危害最大。盐池县自然条件独特、物产丰富。野生植物资源较丰富,如甘草、苦豆子、麻黄草等,有药用价值,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食盐、石灰石、石膏、芒硝等,储量较为丰富。,至2003年规划人口为5万人,城市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实旌,已初具规模。盐池县为全国有名的老少边穷地区,是国务院认定的贫困地区之一。盐池县人民法院每年受理各类案件4200余件,而且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天开庭15~20件,现有审判、办案条件已不适应当前审判工作的开展。第二节审判法庭综合大楼迁建的背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深化三项重点工作,法院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工作和建设,认真落实重心下移方针,以基层基础建设为工作重点,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向基层,以充实基层力量,夯实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在解决基层困难上办实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组织修订的2010版《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根据盐池县法院审判工作和审判法庭综合大楼的实际情况,迁建法院审判法庭综合大楼亟待解决,该项基础建设对于实施十二五规划和保障盐池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节审判法庭综合大楼迁建的重要性一、 有利于提高审判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参与诉讼。法院审判综合大楼既是干警的工作场所,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司法诉求,参与司法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建设的规模与设施的完备程度,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很大影响,也对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活动有着很大影响。二、 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形象,促进司法文明进步。基层法院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是服务社会的窗口,也是法院工作的根基。在群众眼里,基层法院就是党和政府,人民法院工作对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树立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有利于更好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法庭硬件建设,切实做好人民法院工作,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可以减少大量社会矛盾纠纷,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四节审判法庭综合大楼迁建的必要性一、盐池县法院现用审判法庭综合大楼状况(一)盐池县系革命老区陕甘宁的核心地区之一,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多年来政府城市建设在法院基础建设上虽有一定投入,但成效甚微。盐池县法院现有审判法庭综合大楼建于1998年,共有五层,,包括办公室32间、审判法庭3个、会议室1个、机房等用房,由于当时限于旧城改造原因,审判法庭综合大楼在选址、建筑面积、结构布局等方面均不科学,而且不宜于再改建、扩建,办公区和审判区布局不合理,各类用房与审判工作不匹配,审判法庭综合大楼的职能作用无法有效发挥,严重影响了审判工作的正常运行。(二)迁建审判法庭综合大楼也是顺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形势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社会矛盾纠纷涌向法院,案件数量和种类不断上升,法院受案数量呈井喷式上涨趋势。
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项目建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