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与城市发展概况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观察能力,扩大幼儿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第一节县域概况“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一种称呼,从最初门馆、私塾到晚清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含义。《孟子》中“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与尊称,并非具学问者专称。称“老师”为“先生”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教师范读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平利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坡,东靠湖北省竹溪县,南邻重庆市城口县及本省镇坪县,西与岚皋县接壤,北与安康市、旬阳县相邻。县境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2627平方公里。平利县地处北纬31°37′~32°39′,东经109°~109°33′之间。以公路里程计,县城距省会西安市区447公里,距行署驻地安康市区76公里。县城位于本县中部,北依五峰山,南临坝河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用地条件良好。秦统一中利属汉中郡西城县,西汉属长利县。西晋太康元年,以境内有上廉水建立上廉县,属荆州上庸郡,置县已1700余年。平利县由于地处陕西东南边陲川陕鄂交界处,历史上曾为秦汉、魏蜀、南北朝争夺地。地域归属变化频繁,建置多次撤并。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以平利川复置平利县,县名沿用至今。随着政区变化,县治所多次搬迁,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县城由老县移至今城——城关镇。(二)自然条件及资源●地形地貌与山系平利县地处秦岭褶皱系南侧与大巴山弧形构造东缘。紫阳县红椿坝-镇坪县曾家坝大断裂带从平岚交界界岭垭子、獐子坪、白果坪一线穿过。大断裂带以三坪、白沙间凤凰尖-八道与狮坪交界光头山一线为界。断裂带以南大巴山系高大挺拔,2000米以上群峰叠起,沟壑纵横。大巴山主脊北西走向,。山势由南向北,逐次降低,为南高北低地形为主。在坝河、黄洋河一带多有串珠式宽阔阶地,坝子与山间盆地,小几十亩,大则数百亩至千亩以上,高程多在700米以上。南部为震旦系地质,主要岩石有灰色硅质灰岩、石英片岩、斑岩、石英砂岩与砾石,地势陡峻。北部为志留系地质,主要分布有炭质板岩、夹岩质硅质板岩、硅质岩、炭质粉砂岩、砾质板岩、云母石英片岩与绢云母石英片岩等,地势较缓,最低点为西河镇头洞子,海拔300米,与华龙山主脊高差2600米。●气候平利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一月平均气温2℃左右,七月平均气温2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全年积温4248℃,,,无霜期为250天左右,,(1973年7月15日在县东部界岭一带)。●资源国土资源全县有林面积220万亩,其中松、杉用材林128万亩,生漆、油桐等经济林4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44万立方米,%。,跨入全利县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其中属汉江一级支流4条——坝河、黄洋河、岚河、吉河。,,,,%。矿产资源平利县已探明可开发利用大中型矿床34个,可开采价值数百亿元。全县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钒、钼;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金;非金属矿产主要有重晶石、硫铁矿、磷、水晶石、水泥石灰石、大理石与煤炭等。其中重晶石矿主要分布在洛河镇水坪、獐子坪一带,地质储量2800万
平利基本情况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