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中国薪酬大势(上)
根据最新数据调研结果来看,2006年,可谓薪酬走势喜人的一年,%。我国的整体经济走势良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2007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同时也是中国入世六周年,中国融入国际化的进程在加速,不断涌进的外资也会拉动中国的经济。可以预见,2007年,各行各业的薪酬也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
下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数据统计,可做如下理解:
年度基本现金收入=基本月薪×给薪月份数量
年度固定现金收入=年度基本现金收入+年度补贴收入
年度现金总收入=年度固定现金收入+年度变动现金收入
年度总薪酬=年度现金总收入+年度福利总额
我们将职位等级分成25个等级。1—3为操作人员层,3—5为初级专业人员层,5—8为专业人员层,8—11为高级专业人员,11—15为经营管理层,13—19为高级管理层,15—25为决策层。
区域薪酬篇
根据2007年发布的2006年区域薪酬增长率排行榜(见表1)。从榜上可以看到:华北地区占据“冠军”位置,%,从去年地区薪酬增长率第三的位置上升到“冠军”的宝座。除了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的贡献之外,青岛等二线城市也一样功不可没。
华北——“薪势”看好
以京津冀为中心的华北经济圈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北京作为首都、环勃海经济带的代表,聚集了全国最多、最优的科研机构,人才储备及竞争力居全国第一;“环渤海经济”、“北方的浦东”和“北方经济中心”等概念的提出,使天津作为国家扶持的发展重点,各行业均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青岛、济南等二类城市也为我们演绎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四大行业涨势好
从 2006 年整体发展来看,华北区原有的比较优势——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行业、房地产行业等依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而高科技非制造、金融、传媒等行业的发展也成为区域发展的热点(见表2)。
北京地产是高变动现金激励
在华北地区的一类城市,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这导致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愈加紧俏。而深圳的人才市场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状态,这种情况就催生了当地地产企业用很高的基本现金来吸关键人才。
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四个城市的房地产行业的薪酬调查结果显示:在这四个一类城市工业固定现金的对比中深圳最高。相反,北京由于首都效应的影响,人才济济,而上海在利空消息的打击下,大部分人才流向北京,北京地产企业采取了一个较低端的基本现金给付政策,而采取变动现金的激励政策。
北京高管薪酬竞争力强
调查显示:北京地区一般员工年度现金总收入略低于上海、广州,但是,管理层以上完全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层级越高,竞争力越强,薪酬差异越明显。如:同为21等级的决策层,北京地区年度现金总收入为60万,上海、深圳基本为50万。
软件业回温
%,其中,软件领域出现新亮点,达到12%。纵观整个华北地区,各大软件园区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软件行业的回温。
华东——“稳中有升”
相对于华北地区较大幅度的变动,华东地区薪酬增长比较平稳,略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与华东地区各城市一直以来
2006-2007中国薪酬大势(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