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2、出租权:是指著作权人有偿许可她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但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必要标的的除外。3、汇编组品:是指将已有的文学艺术作品、科学作品或者其它材料等作为素材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取舍、设计、组合编排形成的作品。4、邻接权:也称作品传播权,指作品的传播者享有的专有权利。5、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公开表演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整理权和注释权等,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权能或全部著作财产权,从一个民事主体合法地转移到另一个民事主体支配下的行为。6、著作人身权: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是著作财产权相对应的人身权。7、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经过依法申请而原始取得或经过依法受让、继承等方式而继受取得的在一定期限内垄断实施一项创造创造的权利。8、职务创造:是指职工在履行职务中所完成的新创造、新设计,或者是在执行所在单位的指令中所完成的创造创造。9、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使用或者以其它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10、抵触申请:是指在申请日以前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技术已向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布的专利文件中。11、地理标志:是指标明货物来源的成员的领土或该领土的一个区域或一个地方的标志。12、联合商标:是指商标所有人在同一种商标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与主商标相近似的一系列商标。13、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使用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利,商标权是商标法的核心。14、反向假冒:行为人在未经注册商标人同意的前提下,实施了更换其商品上的注册商标,然后将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15、不正当竞争: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以假冒、虚伪表示、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的行为。16、虚假宣传行为: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它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解答与论述: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答:(1)权利的对象或标的不同(2)物权与知识产权虽然同为绝对权利,可是在独占性、专有性和排她性上,知识产权显然要弱于物权(3)物权人的利益一般能够借助事实上对物权“对象”的占有实现,知识产权利益的实现则须仰仗法律的保障(4)当知识产权与物权发生冲突时,知识产权一般要让位给物权(5)知识产权的期限不同于物权的期限(6)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其价值无论是质的规定性还是量的规定性,都不同于物权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所应具备的条件答:。所谓“独创性”,就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经过自己独立的脑力和技巧性的活动,并非剽窃或抄袭她人的劳动成果。它强调原创性。。著作权法中所说的作品,就是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被客观化了的能够反映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智力成果。。复制是指作者创作的作品能被用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4,作品必须是依法创作的作品成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除具备上述形式要件外,还要求作品的内容不违反宪
名词解释简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