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计君甘臣酸君甘臣酸,君淡臣咸,和谐互补。职以授能,爵以授功。双向选择,多样一体,高效领导。《太公六韬·龙韬·王翼》:王者帅师,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郑语》:夫和则生物,同则不继。《管子·宙合》:五音不同声而能调,……五味不同物而能和;人不一事,饮食不同味,衣服异采。《晏子春秋·佚文》: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孙子兵法·兵势》:“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意大利·马基雅维里《君主论》:论君主的大臣:遴选大臣,对于君主说来实在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他们是否良臣,取决于君主的明智,人们对于一位君主及其能力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通过对他左右的人们的观察得来的,如果左右的人们是有能力的而且是忠诚的,他就常常能够被认为是明智的,因为他已经知道怎样认识他们的能力并且使他们忠贞不渝。谚语:一朝天子一朝臣。●齐王好紫衣,楚王好细腰齐景公喜欢穿紫色王袍,于是全国的人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楚王喜欢细腰女子,于是全国的女子都用不吃饭的办法减肥。街头小儿唱儿歌:“人人穿紫衣,穿上就神气;升官又发财,不用再费力!楚王好细腰,细腰多苗条;三年不吃饭,饿成水蛇腰!”齐景公问矮小而机智的晏子:“爱卿,我听孔老夫子对他的学生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什么意思?”晏子说:“主公,所谓‘和’者,君甘而臣酸,君淡而臣咸。”君主如果是甜的,那么,大臣就应该是酸的;君主如果是淡的,那么大臣就应该是咸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能的领导集团结构。如果君主甜,大臣也甜,那就甜得腻人,甜得不好吃了。满朝文武一个味,这个领导集团就没有生气,这个国家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使得世风懒惰,投机取巧,即使有周公制典,尚父领兵,也不能有多大作为。齐景公说:“我明白了!天下一色,反而失色。先太史史伯说过: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和谐配答,就很好看。那么什么是‘同’呢?”晏子说:“单调的颜色使人疲倦,单调的声音使人烦躁,单调的味道使人反胃。这就是‘同’的不足。史伯是先太史,他看到先朝‘去和而取同’,搞一言堂、一刀切、一锅煮,不准有不同意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存在,从而预言朝政一定会衰落,果然被他言中了。”齐景公:“寡人治国,有没有这样的危险呢?”晏子:“主公,现在我们齐人,不论男女老少,听说主公爱穿紫衣,所以人人穿紫衣,以至全国一片紫色,民趋其利,士求其好,物价腾飞,产业单一,于时无补,与国不利,臣每日面对这一片紫色,窃以为如居垒卵!”齐景公:“啊!卿言极是。寡人不察,该如何补过呢?”晏子:“先王时期,管子说:‘千里之路,不可以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以平以准。’就是说不要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应该是‘乡有俗,国有法,饮食不同味,衣服异采。’他的本义就是君甘臣酸。”齐景公悟到晏子之意,于是脱下紫衣,经常换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全国的紫衣风便自然化解,国人着衣千姿百态,一派生机。●千篇一律与多样化杂交优势本计为建立领导集团内部最佳结构之计。使领导集团成为一种互补结构,在才能、性情、意见、风格、功用上互相补充。一个政府,个个都是皇帝不行,个个都是武将不行,个个都是文臣也不行。在一个部队里,个个都是司令不行,个个都是参谋不
君甘臣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