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芬兰Finland制作人:徐航班级:应用BCU国贸09-2班芬兰的简介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降雨600毫米。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芬兰是世界高度发达。芬兰的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芬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为芬兰的国徽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大教堂是赫尔辛基最著名的建筑,位于议会广场,是一座路德派教堂。乳白色的大教堂建于1852年,其结构之精美,堪称芬兰建筑艺术的精华。大教堂顶端是带淡绿色圆拱的钟楼,高出海平面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就能看见,无论身处市区的哪个角落,也都能望到它的身影。它是赫尔辛基的象征,也是赫尔辛基的重要地标。希腊神殿式的白色廊柱和醒目的青铜圆顶,为大教堂倍添威严。每星期日晚上这里都会举办管风琴独奏会和音乐会。圣诞老人村(Santa Claus's House)位于芬兰的拉普兰地区罗瓦涅米(Rovaniemi)以北8公里处的北极圈上,地图上标有66°33' 07" 字样的白色标线就是北极圈的纬度。每年源源不断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向这里,以一睹圣诞老人的风采为快。极光芬兰芬兰冬天的日照时间非常短,即使是白天,太阳也只是懒洋洋地靠在地平线上,天色昏暗,当地人称为蓝色时刻(blue moment)。在拉普兰,整个12月和1月都是不见阳光的黑夜。正是在这种黑暗中,神秘壮丽的北极光大放异彩。很多北欧神话里都有关于北极光成因的猜测:有人相信北极光是死者的灵魂在舞动,也有人说它是女战神飞行时盾牌所发出的光辉。在芬兰语里,北极光是“狐狸之火”(Revontulet) 的意思,古代的芬兰人相信有只神奇的狐狸在雪间奔跑,它的尾巴不断扫起雪花,在月光下便幻化成美丽的北极光。千岛湖芬兰面对着芬兰西南部那广阔的海面上,有着无数个被远古冰河切割而成的大小岛屿,统称为芬兰的奥兰省。在那恍如海上迷宫的珍珠列岛里面,至今仍然世居着许许多多的土著渔民,他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几乎是一成不变地保持着他们古老而纯真的生活方式。群岛之间经常有渡轮往返,也不时有观光船穿梭其间。各种船只大多数都是从土库的港务中心出发的(Nauvo)大岛上也提供周游群岛的游船。其中Herrankukkaro的传统渔村、的古城墙和苹果酒、全芬兰最古老的Ut?灯塔等等,都是游客大众们津津乐道的群岛事物。岩石教堂是几乎所有造访赫尔辛基的游客的必游之地。这座闻名欧洲的教堂是从一整块岩石中开凿出来的,由著名设计师Timo和TuomoSuomalainen设计,1969年完工。站在教堂外,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看不到一般教堂所具有的尖顶和钟楼,只有一个直径20多米的淡蓝色铜制圆形拱顶暴露在岩石的最上面。教堂的屋顶由100条放射状的梁柱支撑,同时镶嵌透明玻璃,丝毫感觉不到身处地下。内部墙面仍为原有的岩石,入口设计成隧道。教堂的正厅可以容纳约750 人做礼拜,除了各种宗教仪式和举行婚礼,还不定期的举行包括交响乐在内的各种音乐会。由于大厅呈环形,音响效果非常好,适合小型乐队和无伴奏合唱团演出。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纪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欧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但基本上还是折衷主义的。它轮廓清晰,体形明快,细部简练,既表现了砖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现代派建筑发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赫尔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西贝柳斯公园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 -- 音乐家,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代表作有《芬兰颂》,西贝
美丽芬兰-课件PPT(演示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