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 [摘要]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就路面本身来说,除了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不足、路面压实度不够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不匹配,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至少应为集料最大公称尺寸3倍。我国表面层最常用的AC-16,AK-16或SMA-16,与我国表面层常用的厚度4cm相比,明显过大,从而造成沥青路面混合料容易离析、压实困难、空隙偏大,导致松散、泛油、剥落和坑洞等早期损坏。 我国近年来修筑了许多高速公路,而一些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发现了一些早期破坏,如:松散、泛油、剥落和坑洞等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沥青路面本身来说,可归结为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不足、路面压实度不够。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水损害指标不足以防止水损害,因为马歇尔密度满足规范要求,路面空隙率仍可能超过8%。如果在马歇尔压实度的基础上规定了空隙率不8%,或者应用了较为科学的水敏感性评价方法,或采取了抗剥落剂的措施,那么是否可能避免这些早期损坏呢?回答是不一定的。因为我国沥青路面早期损坏,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沥青混合料类型与路面结构层厚度不匹配,由于集料最大粒径过大,公称尺寸集料偏多,因而造成混合料容易离析、压实困难、空隙率偏大,导致松散、泛油、剥落和坑洞等早期损坏。1现状分析⑵⑶⑷⑸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规定:根据不同地区道路等级及所处层位的功能要求,,并应遵循以下原则:⑴综合考虑满足耐久性、抗车辙、抗裂、抗水损害能力、抗滑性能等多方面要求,根据施工机械、工程造价等实际条件选择;⑵采用双层式或三层结构,至少有一层为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⑶多雨潮湿地区宜采用抗滑表面层混合料;⑷集料最在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中粒式及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用于上面层,粗粒式只能用于中下层;⑸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中、下面层及联结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部份)。表1沥青路面各层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结构层次 三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 两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 AC-13;AC-16;AC-20 AC-13;AC-16中面层 AC-20;AC-30 下面层 AC-25;AC-30 AC-20;AC-25;AC-30 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条文说明第113页陈述:“根据与先进的国外标准尽社一致的原则,经组织国内专家多次协商讨沦,本规范考虑一次到位,按照日本、澳大利亚的规定,全部采用ISO565的R40/3系列的标准筛孔和按照我国习惯全部采用mm制。用于沥青路面矿料级配的筛孔为0·075、0·15、0·3、0·6、l·18、2·36、4·75、9·5、、16、19、、、、53、63、75、106mm等19个筛孔为标准筛孔”。加黑的筛孔尺寸是非标准筛孔尺寸,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规范均没有16mm,;日本也没有16mm尺寸,。另外在规范2.
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