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诗词朗读获取写作知识江阴高中实验学校陈惠清诗歌,是一种与小说、散文、戏剧相并列的文学样式,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涵诗情,这样才能生动感人。因此说,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读诗就要读出情绪和感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许多优秀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朗读、背诵诗词,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只有领悟其真谛,才能从中获取知识。所以要引导学生重视诗词的朗读,在读中悟,在读中思,从而达到获取写作知识之目的。那么,怎样读诗呢?读诗,要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内涵,区别这种感情是否积极向上,是否给人美的享受。以光未然的《黄河颂》为例,这首诗写于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之时,诗人面对雄奇壮丽的河山,英勇抗敌的战士,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一股爱国豪情深深的打动了读者。读诗,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试看郭沫若“五四”时期写的《炉中煤》:“啊,我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了这般模样!”这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轻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我们祖国的象征。“炉中煤”和“年轻的女郎”又是形象的比喻,这两个比喻使得全诗虽然没有出现过一次“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传达出诗人怀念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当然,阅读欣赏一首诗,“猜测”也罢,“加入”也罢,再创造也罢,得以诗的意想为范围,不能脱离具体作品的作者,以及与之有关的背景材料。读诗,还要学习诗歌精粹的语言。读诗,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诗歌常识,特别是古代诗歌常识。诗有许多不同的体裁,如王维的《观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近体诗);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古体诗)。换个角度看,上述四首诗都是有作者的,是文人创作的诗;而《敕勒歌》《木兰诗》都是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是民歌。有时诗人也按照民歌的体式写诗,如贺敬之的《回延安》。如果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又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一般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杜甫的《石壕吏》,北朝民歌《木兰诗》就是这样的叙事诗。抒情诗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以直接抒发思想感情来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如李白的《秋浦歌》。朗读诗词不仅能净化心灵,还能得到审美的精神愉悦,更能启迪智慧,获取写作知识。从诗词的诵读中可以获取那些写作知识呢?1、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感情是诗的生命,感情是写好诗的第一要素,正因为有真挚深沉的情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才牵动人们离别的衷肠;岳飞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之情,才使《满江红》成为千古绝唱;陆游的《钗头凤》可以说是字字血、声声泪,把爱情这一题材发挥到了极致。……诗词如此,同学们的作文更应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读者感情和思想上的震动,才能打动读者。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等无不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说真话,诉真情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同学们无论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应该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惟有此,才能写好作文。2、从诵读中激发想象力
重视诗词朗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